巴中观察 马帼才
“李书记是个能干人,前面的蔬菜基地和这一片蚕桑园就是在她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日前,平昌县纪委监委干部再次来到该县驷马镇鹿峰村对受处分的村党支部书记李丽蓉开展“跟踪式”回访时,正在园区务工的村民何文友向回访工作组说道,工作人员随即将走访情况如实记录在“受处分干部工作绩效单”上。
平昌县纪委监委回访教育工作组在驷马镇鹿峰村蚕桑产业园走访了解受处分干部工作情况(王鹏程 摄)
一年前,李丽蓉因违反廉洁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一度时间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消极的工作情绪。为帮助李丽蓉打开心结,卸下思想包袱,该县纪委监委连同镇党委组建了回访教育工作组,多次上门开展回访教育,给予关怀激励,最终李丽蓉重拾信心,全身心投入工作。2021年以来其带领鹿峰村两委创新“村集体领办+群众土地入股分红+订单农业”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展蔬菜、蚕桑、茶叶等特色产业600余亩,实现了集体经济和群众互利增收,今年6月,鹿峰村党支部被驷马镇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受处分干部知错后勇,重新燃起工作激情,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的案例在该县还有很多。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在坚持案件开导的同时,持续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创新实践“三单三式”回访教育机制,帮助“掉队”干部正视错误,重拾信心,迎头赶上。
“回访教育不是软指标,是强化监督执纪,深化标本兼治,完善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平昌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杜强介绍道,县纪委监委将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作为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必修课,按照一人一档为受处分干部建立回访教育专档,并量身定制“三单”。其中“学习教育单”根据对象违纪情节、处分类型不同,为其个性化定制党纪法规学习内容,由所在党组织督促其修完“课程”;“工作绩效单”根据对象专业背景、能力特长、工作经历等,联动组织人事部门及所在单位,有意识给予工作派单,充分体现信任和关注,激励其担当作为,助力“转变”;“回访反馈单”则将对象基本情况、受处分后现实表现及回访纪实等内容进行登记归档,纳入积分管理,作为恢复党员权利、交流任用的“依据”。
据了解,为推动回访教育更立体、全面,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该县灵活推出“见面式”“委托式”“跟踪式”三种回访教育方式,见面访采取“委领导+室组地”,会同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共同参与,因人因事开展精细化回访;委托方则主要依托组织人事、工青妇、社区等力量,在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和关心关爱的同时,向其亲朋进行延伸回访;同时案件承办部门还不定期以走访、电话了解、书面等方式,向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村居、管理服务对象等进行动态跟踪回访,全方位、多维度掌握受处分干部的思想动态、廉洁自律和现实表现。
“组织对我并非‘一处了之’,而是不断给我搭建改正错误历练成长的平台,让我重拾了工作信心。”同州街道应急管理办职工王俊伦感触颇深。2019年3月王俊伦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记过处分,平昌县纪委监委连同街道党工委为其量身制定回访教育计划,抽调街道人大主席、纪工委副书记等组成回访教育帮带组,重点对王俊杰在应急管理、环保治理等新工作履职上进行指导。在2021年“5.16”火灾、“7.10”洪灾等重大突发事件中王俊伦临危不惧、冲在一线,得到同事、群众点赞。良好的工作表现王俊伦在2021年度考核评议中获得“优秀”等次。
“纪律处分不是‘一竿子打死’,‘治病救人’才是真正的初衷。回访教育为‘冰冷’威严的纪律赋予了温度,帮助‘跌倒’干部解开了心结,重新‘站起来’。”平昌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以来,平昌县分级开展回访教育98人,帮助解决问题55个,累计向组织人事部门出具受处分人员影响期满后提拔、职级晋升、岗位调整等书面廉政审查意见44人,提拔任用受处分影响期满后符合任职条件的“有为”干部35人。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深化“三单三式”回访教育,让更多“掉队”干部重拾信心,在乡村振兴舞台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