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二十一亩撂荒地变粮田

2024-08-12 15:14: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殷鹏

周怡杉 巴中频道 马小米

仲夏时节,走进平昌县大寨镇双溪村,草木葱茏,水稻、玉米、黄豆、高粱等农作物生长茂盛,放眼望去,尽是丰收。在位于双溪村六组关溪坝高标准农田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地里,颗粒饱满的玉米惹人喜爱,绿油油的豆叶随风摇曳,几名村干部和当地村民正忙着掰玉米,为大豆留出空间,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荆棘遍地的荒地。

平昌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大寨镇双溪村对高标准农田耕种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摄影 周怡杉)

“吴同志,今年村集体复合种植的这30余亩大豆玉米,长势喜人,肯定有一个好收成。”面对高标准农田户田长何邦居的满脸幸福,该县纪委监委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组回访工作人员也感到收获满满。

2021年10月,大寨镇双溪村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11月通过验收合格后交付大寨镇人民政府和双溪村使用,并按照相关规定由双溪村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管护。今年初,该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该村高标准农田中有多个区块撂荒,面积还不少。

“多么好的田,怎么撂荒呢?”

“有的整家外出,田地就没人种。”

“大概有多少亩?”

“7户21亩多点!”

“村两委为什么没有请人代耕代种?”

“在家的有的想种,但又担心地是别人的,别人没有同意不敢种,同时有的地块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中,基础设施没有施工到位,没法去种。”

……

一路走访一路了解,督查组从群众中了解到具体实情后,就高标准农田撂荒一事与该片高标准农田二级田长、村党支部书记付学军进行了谈话。

“之前户田长何邦居向我报告了这件事,当时我们村确实缺乏劳动力,在家的也没人愿意种,我们村上也就没有及时研究解决的办法,所以导致21亩农田撂荒了。”

因违反了高标准农田“非粮化”的相关规定,二级田长、村党支部书记付学军被立案审查,双溪村两委其他干部也受到了批评教育。为挽回损失,村两委主动行动起来,和村民一道商议撂荒整治问题,最终大家一致同意由村集体代耕代种,作为村集体收益。

说干就干,在村干部和群众齐心努力下,21亩撂荒地种上玉米,接着在行间中还播下大豆。

“这次我受的批评教育值得,我们不仅对撂荒的21亩农田进行耕种,同时还对今年无能力耕种的农户土地进行耕种,目前种植的大豆、玉米、高粱共计50余亩,几个村干部虽然辛苦点,但一亩地大概有1000元收入,村集体就有了5万元的收入。”双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兴富向笔者介绍道。

“之前我们还常常苦于集体收入从何而来,其实就在眼前,这就要求我们村干部要主动作为、舍得干才行。”该村党支部书记付学军面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这一纸处分,惊醒了我以后怎么工作,下半年村集体继续种好村里的责任田,让村集体有更多的收益,同时也能让天府粮仓装上更多‘咱村的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