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闹新春:寻找巴中阴灵山“说春人”

2021-02-25 15:36: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巴中频道 白川东

    连日的暖阳,唤醒了烂漫的山花,万物复苏的景象也预示着繁忙的农事即将开始。与急着下地劳作的普通村民不同,巴中阴灵山66岁村民梁大召却怀揣春帖(春历)、手拄木棒(孝春棒)、带着春牛(小木雕)出了门。

    在当地,梁大召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身份——“春官”。每年农历“小阳春”到次年春分,他都会带上说春的“行头”游走于巴中、达州、广元一带,或入村或串户,向人们送春帖、道祝福颂吉祥。

    “老板,在屋没有?我们春人来给你迎春报喜,送财说春啊!恭贺老板,人也发财也兴,新的一年,条条路上进金银……”2月22日,四川在线记者在巴中阴灵山牌坊梁村便见到了这名地道的“春官”,光亮的额头,清瘦的身板,朴素的衣着,但都难以掩饰他能说会道的“说春”技艺。主人家开门听到一连串的吉祥话语,心情大好,出于民俗礼仪,也为梁大召送上了一个红包。

    说春的起源

    “春官、春官,最开始,这就是个官”,巴州区“说春”传承人刘国勇介绍,在古代,说春是官方行为,说春人也有官方身份。《周礼》所说的六官之中,便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  

   在大巴山一带,关于说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隋唐时期,老百姓不知道天理白日、时令节气,往往错过播种的时间,农业产量很低。朝廷为了让老百姓依照时令栽种农作物,遂命宰相根据农事节气制成“春贴”,由地方官派专人报信的方式,发给各地百姓。

    一开始,这些专人到老百姓家中发放历书就走,老百姓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有时饭都找不到,时常忍饥挨饿。朝廷得知后,有官员建议,乘着春节给老百姓说些吉利话,果然,这些专员受到村民热情招待,不仅生活有了着落,而且还有额外的钱粮感谢。渐渐的,百姓把送春贴的官员叫做“春官”,把“春官”的善言善语称为“说春”,从此流传于后世。

    “巴中地区最早的春官头头就是在阴灵山一带,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梁见阁”,刘国勇介绍,梁见阁最早在陕西汉中一带说春,90年代,老百姓生活紧张,他便传授周边村民和徒弟100余人,四处说春讨生活。

   说春的艺术

    说春,与其说是说,不如说是唱。据刘国勇介绍,“说春”是一种节令说唱习俗,有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川东北米仓山南坡、巴中阴灵山一带以及南江县朱公、黑滩、下两等乡镇。说春也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官一般都是在农历十月小阳春后开始,次年春分左右,带着春牛(小木雕)、历贴(历书)、二九(装粮食的褡裢口袋),十三把(孝春棒)走乡蹿户,为农民报送耕种季节。因传统唱词一般都比较高雅,艺术色彩较浓。有的春官还因时因地,结合周围环境气氛即兴编词演唱,见到什么就说唱什么,俗称“见人说”。

    “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如果老板你喜欢,就跟我们春人搭句言”“眼看天色已要黑,我们春人就在老板家里借个歇,看这老板喜悦不喜悦……”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诉求,说春人总会信手拈来和老百姓接头。

    《进屋说》、《拜新年开财门》、《送财》是说春必备的三个曲目。这三项说唱结束后,春官就按照行业开始说唱。若房主为耕种庄稼的农民就说《二十四节气春》;如果房主行医就说《医生春》;进打铁匠的家就说《大炉春》;见老太婆纺线,见人织布就说《纺线春》、《织布春》。

    说春的传承

   说春,历来都是师徒口口相传,一些词句和套路讲究对仗和押韵,但因时代发展,说春人必须对说春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和调整。作为非遗传承人,刘国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语言,赋予了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等时代内涵。

    “我从30多岁开始说春,现在50多岁了,因工作原因,近年来也很少出去说春了”,刘国勇称,过去人们说春不光是为了报春送喜,更重要的是说春也是春官谋取生计的重要手段。如今,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电子挂历,日历开始广泛普及,春官说春在农村已没有以往那般火热,但出于对这项传统技艺的热爱,依然还有少部分村民坚守着这项传统技艺。

   链接:春历中简易《春牛图》蕴含的深意     

   《春牛图》是中国古时一种用来预知当年天气、降雨量、天干地支、农作物收成等资料的图鉴。《春牛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一张画,画里画了一头牛及一个牵牛的“芒神”(牧童),牛和牧童的不同形态也具有不同的寓意。

   在简易的《春牛图》中,牧童走前面,牵着牛走,寓意当年耕种时节风调雨顺;牛走前面,牧童用柳枝鞭策,赶着牛走,寓意当年耕种时节雨水较少。此外,牧童手中拿的枝条也能预测一年的繁忙程度,牧童拿着一根长的毛枝条,寓意当年收水忙;如果牧童手中拿一根光滑的短枝条,寓意当年收水不忙。还有,如果牧童戴草帽则预计当年天气阴凉;不戴帽则炎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