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精神·四川印记丨信念入磐跟党走 一代代“老区人”的坚守

2021-12-15 10:45:26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

川观新闻记者 蒲南溪 钟帆 袁城霖

“我虽然年纪已大,但还能继续为党和人民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这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授予达州市的老党员周永开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从革命年代走来的人,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的“草鞋书记”……他就是老区精神在四川传承不息的真实“印记”。

在四川老区生活着的人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去的革命故事。对他们来说,故事中红军与百姓的情感连接真实而深切,融汇在今天的生活中,变成愈加坚定的信念,并代代传承。

铭记历史 弥足珍贵的“军民情谊”

在南充市南部县长坪山上,有一座埋葬着1080名红军英灵的墓园。墓园前立着一块特殊的墓碑——红军刘连长。更特殊的是,墓园不远有一户人家,他们守着这块只有姓没有名的墓碑,一守就是88年。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一举攻下长坪山,并在此建立了政治部和前沿战斗指挥所。

红军驻扎后,与军阀作战,并且常常帮助居住在这里的穷苦百姓。其中就有一位刘连长常去山脚下陈韩氏家背水背柴,凡是体力活都抢着干。无儿无女的陈韩氏更是把他视作亲生儿子一般。

不久红军战略转移,刘连长主动请缨留守长坪山。但他们被军阀部队发现,刘连长被杀害。陈韩氏偷偷地把他葬在家族墓地内。

她去世时,给后辈立下家训:刘连长为保护百姓而死,要世世代代为他守墓。

一句朴实的承诺,因为革命年代结下的情谊而延续至今。在巴中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王建刚一家历经三代守护陵园。他们守护的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不论是一位刘连长,还是两万余名红军烈士,老区人民世代守护是为了铭记曾经的恩情。

“为什么我几十年都守护在这个陵园里,这得从我的父亲说起。”王建刚说,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由陕南入川,建立了以通江县为核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驻到地势险要、易于掩护的王坪村,并在此修建了“红军烈士集墓”。

当时王建刚的父亲王成现参加儿童团,时常给红军站岗、放哨、送信,给伤员熬药。部队离开后,父亲最终留守在村里,成了最早的守墓人。父亲临终前嘱咐王建刚,“这里埋葬着我们的大恩人,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不能忘本。”

烈士陵园开园那天,王建刚专门去父亲坟头祭拜,敬了整整3杯包谷酒。他对父亲说:“你看到了没?烈士们有了更好的安葬环境,你也可以安息了……”

继承精神 做“军民鱼水情”的桥梁

“周老革命”今年93岁。

“老革命”不是随便喊出来的。“周老革命”名叫周永开,离休前曾任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离休后他带领群众在花萼山植树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军在这个地方打过仗,这片林子保护过红军。”周永开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朴实承诺。

在周永开的奔走下,花萼山深处的官渡镇项家坪村有了通村硬化路,并于2007年通电,摘掉了达州市“最后一个无电村”的帽子。

项家坪村的杜成柳在周永开的鼓励下,走出山村考取大学,毕业后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我们还要扩大萼贝、黄精、重楼中药材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进一步增收。”

在大巴山老区深处,“一心为人民”的革命精神传承不息。

同样是在革命老区巴中,还有一位老人历时三十年,奔走在为红军战士留名安家的“长征”路上。

这位老人叫张崇鱼,是土生土长的巴中人,自小耳濡目染了不少红军故事。

1992年,红军入川60周年。时任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委主任的他,代表单位参加红军入川六十周年庆典。张崇鱼萌发了为红军修建碑林的想法,“我想在巴中给老红军们安个家,让他们在几十年后重聚巴山,并且将他们的历史再现,让我们老区人民永远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

从此,张崇鱼踏上了行程超70万公里的碑林“长征路”,担当起红军将士及其亲属与革命老区之间的“桥梁”,维系这段80多年的“军民鱼水情”。“最近几年又新增了2.6多万人,加上之前的13.8万人,大概有16.4万人了。”据张崇鱼介绍,这份红军英烈名录被保存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名单仍在继续增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