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在路上|内江对口帮扶通江一周年 连心携手谱写“两江”情缘

2022-05-31 14:46: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徐浩程

巴中频道 白川东 任星旗

初夏五月,巍峨的大巴山风吹麦浪、茶叶飘香,广袤的农村乡野充斥着忙碌与紧张。在这个收获美好和希望的季节,内江与通江迎来了对口帮扶一周年的特殊日子。去年5月20日,在这个“情定终生”的美好时节,两地成功结缘,从此也开启了省内城市,携手同行,迈步共同富裕的崭新征程。

一年来,从九曲十一弯的沱江之滨到巍峨巴山下的诺水之畔,从“秀美甜城”到“红色通江”,25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跨越400余公里,突破重重困难与险阻,不舍昼夜,挥洒激情和汗水。

一年来,内江与通江两地主要领导开展多频次高规格互访,签署《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18项合作事项。帮扶工作队坚持“通江所需,内江所能”的帮扶原则,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00万元,围绕通江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民生社会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层社会善治和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等5大方面开展帮扶。同时,通江县33个乡镇(街道)、19个市级部门、2所重点医院、3所重点学校与内江分别结对,双方实地交流对接50余次,对口帮扶各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围绕主导产业“抓项目”

擦亮“茶叶”金字招牌,打造山地高效茶旅融合示范园

这几天,在巴中市通江县兴隆镇翰林村的山地高效茶旅融合产业园,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清明后的最后一波春茶,智能化育苗中心旁的苗圃园里,一排排茶苗正抽出新绿、茁壮生长。

去年5月开始,内江将2021年总体规模2000万元帮扶资金中的1000万投入到了当地茶叶产业,对当地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进行提档升级。一年间,先后建成了智能化育苗中心、920亩示范种植园,1.5万亩改造提升茶园等,有力的助推了通江打造山地高效茶旅融合示范园、擦亮“川茶”金字招牌。

“茶叶是通江县的主导产业,也是我们帮扶的首要任务。”据内江帮扶干部,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长平介绍,通江种茶历史悠久,当地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成熟的育苗技术缺乏,专业管理水平的欠缺,整个产业一直未实现大的突破,为此内江才确立了帮扶当地茶产业破局,打造通江特色农业示范,建设现代山地高效茶旅融合产业园的帮扶目标。

如今,通过内江的对口帮扶,在兴隆镇全镇发展茶园1.84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12.3%,并先后培育出了“三生道”“翰林”“龙虎山”等多个茶叶名优品牌,以及巴蜀文化风情园等茶旅融合项目。

除了在产业园区上下功夫,内江帮扶工作队还结合当前通江产业的实际,在茶叶产品上花力气。最近,帮扶队对接的内江威远县的茶叶加工企业复立茶业有限公司便多次到通江考察,正立足当地夏秋茶开发销售,帮助当地茶农四季都能有钱赚。

聚焦产业发展“补链条”

增加企业“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要是没有烘干机,我们许多村民的银耳都要靠天收成。”近日,在通江县陈河镇陈家坝村,5台刚试过新的烘干机摆在加工房格外醒目。而这些由内江帮扶资金购置的村集体资产,也为该村银耳和羊肚菌产业发展平添了几分底气。

陈河镇陈家坝村是通江银耳核心种植区,每到收获季节,村民必须迅速烘干。多年来,村民时常因鲜活银耳烘干不及时,造成损失。去年以来,在内江帮扶通江20万资金支持下,该村新植了5套烘干机,村民们的烦恼由此也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像陈家坝村一样,一年来,内江帮扶工作队围绕服务当地村级体系及村集体经济建设,投入370万元,助力诺江镇秋锦山村、春在镇棋子顶村等9个村盘活资产资源,完善必要设施设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吸纳群众务工530余人,带动1600名群众(其中脱贫户600余人)人均增收1000余元,有效增强了当地村集体“造血”功能,提升了“输血”质量。

“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大宗茶叶15000斤,产量比以往提高了差不多50%。”5月20日,在通江县罗村茶叶大宗茶叶加工生产车间,崭新的大宗茶叶生产机械高速运转,伴随着轰隆的机鸣声,工人将一大袋一大袋鲜叶送入生产线进行加工。据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景瑞琼介绍,多亏了内江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让他们换下了老旧生产设备,公司全年茶叶产量至少可增加50吨,通过产能提升,将有效带动茶叶种植户1500户,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帮助罗村茶叶新建1条大宗茶加工生产线,为龙池谷蓝莓产业新建2个储存冻库、支持四川爱吃兔食品有限公司建2个保鲜冻库,助力雪岭咏春乡村旅游公司建设“巴蜀民歌风情园”……一年来,内江市先后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通过扶持当地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生产经营性企业延链补链,让这些企业产能和效益持续提升,进一步解决群众就业、带动群众增收。

内江帮扶资金的注入,犹如一场及时雨,浸润着通江广袤土地,更为这块土地上众多集体经济主体和实体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着眼社会民生“促保障”

落实“资源配套”,增进百姓福祉

“千套课桌,情深意重,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这份爱心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今年5月5日,在内江对口帮扶工作队的努力对接和协调下,内江市教育基金会为通江实验中学捐赠了1000套课桌,这一善举,有效改善了该校课桌老旧破损的现状,同时也让全校师生备受感动。

接洽西南禽苗市场供应商为通江免费赠送“爱心小黄鸭”2万余只,帮助150余户养殖户共增收20余万元;对接四川蜀茶实业集团、茶业行业协会等推介宣传通江优质茶叶10余次;在内江开设“农特产品通江馆”,建立农特产品购销“绿色通道”;争取内江社会捐赠、消费帮扶资金约200万元……一年来,帮扶工作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奔走协调,畅通两地交流交融、互帮互助渠道,凝聚起社会广泛参与的强大合力。

“通过微创技术,钟平勇开创了通江全县胆脾手术三项先河;推广肺部活性注射新技术,邱静带动提升当地新生儿治疗水平;蹲点文峰便民服务中心,彭霞解决1.4万群众办事远的问题;发挥人脉资源,运用专业技能、助力专项突破、服务基层治理……”一年来,帮扶工作队队员们积极发挥自身专业技术资源优势,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围绕通江当地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让当地教育、医疗、旅游、商务等专业人才技能水平和社会群众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

此外,帮扶工作队还通过实施通江县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和民生改善计划,完成教师医务、文旅电商等人才培训6期1000余人次;帮助通江县人民医院建设肝胆特色科室,改善广纳镇敬老院条件,支持铁佛镇、涪阳镇、春在镇新建3所留守儿童之家,有效的助力了当地民生环境。

牢记初心、携手前行。2022年,内江对口帮扶通江工作队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五年规划,结合通江实际,推进实施产业协作、乡村振兴体系建设和社会民生共3大类11小项帮扶项目,并通过项目实施、消费帮扶、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助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让两地帮扶再上新台阶,携手谱写通江乡村振兴美好篇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