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亩撂荒地的“变形记”

2025-05-16 09:17:4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李柯学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文/图

5月15日,在巴中市平昌县兰草镇梁铜村,金黄的麦田在微风拂动下翻涌,村民们穿梭在麦垄间,随着手中的镰刀起落,一株株饱满的麦穗被收入怀中。

村民收割麦子

几年前,这片占地118亩的土地曾是一块撂荒地。“当时是被业主承包,种了李子树,但因经营不善,逐渐荒废闲置。”梁铜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毅介绍,得知情况后,村里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实地,详细分析土地现状,并与业主展开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协商。最终,双方顺利签订土地退出协议,这片闲置土地由村集体正式接手。

“为了盘活这块‘水浸田’,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周毅解释,在整治过程中,通过疏通水利设施、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举措,让这片撂荒地重拾新的希望。

复耕问题解决了,种什么的问题接踵而至。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梁铜村在整治撂荒地时格外谨慎,经过调查研究,最终决定种植小麦、大豆、油菜等适宜的农作物。

随着撂荒地重新焕发新生,村民们也多了一份就近务工的收入。“复耕以来,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帮忙种麦子、栽菜籽,安逸得很。”村民王关富告诉记者,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村民晾晒麦子

经过数月的精心耕耘,118亩土地终于迎来了丰收时刻——每亩小麦产量达500多斤,预计总产量超5万斤,实现总产值10万余元。望着曾经的撂荒地成了如今的“赚钱钵钵”,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昌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复耕复种模式,增设农田区域节水设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复耕生产提质提效。

如今,越来越多的撂荒地在平昌实现华丽“变身”,成为“丰收田”“致富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正在转存粘贴的图片,请耐心等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