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致诚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以前浇水靠肩挑,施肥凭感觉,现在方便多了。”5月15日,在平昌县板庙镇壹悦城专业合作社蓝莓种植基地里,一根根细长的黑色滴灌管沿着蓝莓树整齐排放,树的根部都铺设了滴箭,地头还分布有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数据,根据生长需求自动调配水肥比例。
安装在大棚里的滴灌系统
如何实现灌溉?只见村民张廷成掏出手机,打开相应软件,只需点一下屏幕,蓝莓便可“喝饱”水。
据了解,蓝莓基地规模达2000余亩,种植了近19万株蓝莓树。过去,受自然条件影响,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波动较大——天气干旱时,蓝莓树因缺水生长缓慢,果实干瘪;雨水过多时,又容易出现根系病害,影响果实口感与产量。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成都见到这种滴灌技术,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回到平昌后,我们进行研究,很快就装上了。”基地负责人李庆莲介绍,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以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用水量、人工成本都降低了。
不仅如此,精准滴灌也带来了产量增收。据介绍,今年蓝莓产量预计增长30%,将达到300多吨,亩均收益大幅增加。
蓝莓种植基地俯瞰图
壹悦城蓝莓基地的成功实践,为周边农户树立了科技兴农的典范,越来越多种植户加入智慧农业行列。近年来,板庙镇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掌握智能化种植技术,持续推动农业规模化、精细化、科学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综合效益。
看着蓝莓园里的智能设备,张廷成充满期待,“等明年,我打算把儿子叫回来也来做这个,现在种地也要靠知识、靠技术了。”
(平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