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灌溉助力通江蓝莓稳产增收

2025-05-22 14:24:03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胡鹏 黄浙川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5月20日,在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产业园里,饱满的蓝紫色果实缀满枝头,1200余亩蓝莓即将迎来丰收。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碌管护,为即将到来的采摘期做准备。

智能灌溉系统

据了解,蓝莓根系浅、喜水怕涝,这片产业园里,有何“丰收密码”?

答案,源自“精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今年3月,在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该产业园正式启用这套现代农业科技设备。

“现在通过屏幕就能实时查看土壤EC值、PH值等关键数据,缺肥缺水一目了然。”通江蓝之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林站在田间,手指轻点手机屏幕便完成了一次灌溉操作,“系统会根据蓝莓生长周期和实时监测数据,自动生成水肥配比方案,实现点对点精准滴灌。”

智能灌溉手机操作界面

相较于传统漫灌,这套智能化系统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水资源利用率提升60%以上,肥料使用量同步减少,且无需额外人工值守。“如果遭遇缺水情况,传统种植区蓝莓会出现落果现象,而我们园区通过系统实时调整灌溉频率,保证了蓝莓稳产增收。”向林介绍。

据介绍,该系统构建了“天上有云(数据云平台)、地上有网(物联网监测)、地下有管(滴灌管网)”的立体管护体系,通过手机端远程控制,让种植户实现“浇水施肥自由”。在产业园滴灌系统的控制屏幕上,实时跳动的EC值、pH值等数据,如同蓝莓生长的“生命体征”。土壤墒情数据经5G网络传输至云端分析后,反向控制滴灌头的开关与流量。“以前看天浇水,现在看数据种田。”向林表示,科技让种植变得“心里有数”。

蓝莓产业园俯瞰图

自2019年以来,通江县蓝莓产业坚持“浙川协作、政府主导、供销牵头、村企主体、部门联动”总体发展思路,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构建蓝莓全产业链。在浙川东西部协作的大力帮扶下,通江县已有17个乡镇18个村集体、24个各类经营主体、329户农户种植蓝莓13000余亩,成为川内蓝莓种植第一大县。

2025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29.2万元,用于蓝莓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除智能化滴灌系统外,还用于蓝莓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和农文旅融合开发。“我们不仅卖鲜果,还要做蓝莓酒、蓝莓果酱,再结合采摘体验、田园观光,让小蓝莓串联起全产业链。”向林的规划中,科技赋能与产业延伸正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随着采摘期临近,产业园已经准备好开门迎客。“相信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向林笑着说。

(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