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伊 巴中观察 白川东 任星旗
“在巴中经开区,企业享受的‘保姆级’服务正催生看得见的‘幸福账单’。”自去年9月运行以来,巴中经开区企业幸福中心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企业”为理念,化身企业“超级管家”,通过“惠企微讲堂”“政务服务管家团”“惠企专窗”等创新举措,累计助企兑现政策资金超230万元。
“精算师”上门:一度电里的“省钱学问”
“电价从每度1.0元降至均价约0.5元,一年能省下近60万元!以前我们只懂埋头生产,哪知道用电还有这么多门道?”近日,巴中经开区的四川宇光光学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松指着电费单,喜上眉梢。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巴中经开区企业幸福中心推出的“精算师”用电优化服务。
“精算师”正用专业设备“把脉问诊”
在该公司的配电房,国网巴中供电公司“精算师”团队正用专业设备“把脉问诊”。他们精准发现企业变压器负荷长期不足,建议暂停一台,每月能省下基本电费约1万元。此外,“精算师”还开出降本增效“药方”:“白天自用光伏电,加上储能设备调节,每度电成本还能再降1毛左右。”
截至目前,巴中经开区已有40家规上企业享受“精算师”服务,平均用电成本直降10%。这种精细化服务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推动了绿色能源应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管家团”跑腿:从“企业求人”到“服务上门”
企业幸福中心的贴心服务远不止省电费。在巴中经开区的四川瑞兴天成高分子复合新材料生产项目施工现场,企业幸福中心项目管家正在协调施工进度与环保措施。
“我们组建了78人的‘管家团’,从企业注册到项目投产,全流程代办,难题我们攻坚,让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据巴中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处负责人介绍。
企业幸福中心“管家团”到企业、项目现场服务
今年以来,巴中经开区企业幸福中心“管家团”已累计开展服务100余次,高效解决企业诉求60余件。这种“服务追着企业跑”的服务模式,让企业从繁杂事务中抽身,将更多精力聚焦于研发和生产,心无旁骛搞经营、拼市场。
“微课堂”点单:AI赋能,点燃智慧引擎
企业需要什么,课堂就讲什么。今年4月,在巴中经开区企业幸福中心举办的2025年第三期“惠企微讲堂”上,以“智驱未来:AI赋能企业生产力跃迁与智慧办公升级”为主题,聚焦AI技术与办公场景的深度融合,吸引了辖区20余家企业争相“充电”,为企业打开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视窗。
“这次培训非常前沿,AI工具的应用为企业管理升级提供了全新思路。”巴中意科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万建平收获满满,表示将探索培训成果的实际应用。
巴中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杨东介绍:“我们每月根据企业‘点单’需求定制课程,目前已举办政策解读、融资贷款等4期专题讲堂,覆盖企业超100家次。这种‘按需授课、精准赋能’的模式,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惠企专窗”直达:政策红利秒变“真金白银”
在企业服务中心“惠企专窗”前,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话指导企业在线提交稳岗补贴申请。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简化,企业只需“一次提交”,20个工作日内资金即可到账。自2024年以来,企业服务中心已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超2400万元,惠及企业10余家。
企业幸福中心“管家团”到企业、项目现场服务
“以前政策文件像天书,现在有专人辅导,补贴到账快,实实在在减轻了负担。”四川巨星铭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余嘉雨点赞道,“一站式服务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高效触达。”
从一度电的精细测算,到一项政策的“秒速”直达,再到AI赋能的未来课堂。巴中经开区企业幸福中心以“保姆式”服务诠释“企业至上”理念。巴中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东表示:“企业的痛点就是我们的发力点,未来将推出更多‘降本增效’组合拳,让‘幸福中心’成为企业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最强后盾’和‘最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