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杯”篮球赛落幕,老区有何“新”收获?

2025-07-25 09:49:10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杜文龙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嘘—”

7月21日,在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体育场,随着终场哨响,篮球落地,为期四天的2025年第二届“通江银耳杯”川陕革命老区男子篮球邀请赛落下帷幕。

据了解,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川陕渝三地16支代表队参赛,以赛事为支点,撬动通江县“体育+银耳产业+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乡村旅游”的多元融合,走出了一条“赛事引流、产业变现、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小篮球”转动“大经济”,通江县有何收获?

赛事搭台

激活城市新动能

7月18日晚,在通江县石牛嘴篮球场,“通江银耳杯”川陕革命老区男子篮球邀请赛正式开幕。首场比赛由四川旅投代表队对阵巴中精御酒业代表队,双方比分交替领先,展开了激烈角逐。

“加油!必胜!”赛场边,气氛同样火热,现场3000余名观众热情地呐喊助威,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还开通了线上直播渠道,观看量突破200万人次。

第二届“通江银耳杯”川陕革命老区男子篮球邀请赛比赛现场(杜文龙 摄)

与常规邀请赛事不同,本次邀请赛多了几分通江特色。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以银耳为主题的体育赛事IP,同时,赛会的奖杯、队徽、球衣等产品都体现了通江银耳元素,并推出银耳莲子羹、运动型银耳饮品等6款赛事联名新产品。

赛场外,特色市集人气不减。通江剪纸、竹编等非遗商铺前围满观众,剪纸艺人以篮球赛为题材即兴创作,作品被抢购一空。

“没想到看球赛还能体验这么多特色文化,这趟来得值!”来自陕西汉中的游客张舒云带着全家自驾而来,赛后他还准备带着孩子到银耳博物馆、银耳产业园、千年溶洞景区等地观光旅游。

流量变现

催热消费新场景

“早就听说银耳雾露包,今天利用比赛间隙,专程来品尝一下。”在通江县城轿房沟美食街,来自广安岳池县酉溪镇代表队的周若愚和队友专程赶来,品尝各类银耳小吃,“我还计划去通江诺水河风景区打卡,还有那些古老的村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我们很想去看一看。”

依托“银耳杯”篮球赛带来的流量,通江不仅在线下布置了美食街区,还在线上进行直播带货,邀请参赛球员、网络达人走进通江三牛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直播间,现场体验采摘银耳,单日销售额突破100余万元。

通江美食“火米糖”“河口麻花”亮相赛场(胡鹏 摄)

同时,还在赛场中场休息组织“百人红歌快闪”,推出“赛事+溶洞+田园”三日游套餐,吸引10余个团队参观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带动周边酒店、民宿入住率达95%,溢价率达35%。

吸引人流的,还有非遗剪纸。通江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亚雪创作的《篮球健儿》《银耳丰收》系列作品,在赛场展销并开设工坊体验活动,吸引上千名游客参与,还推出“买银耳送剪纸”活动,实现文化IP与特产销售双赢。

探索不止于此。在诺水河镇、空山镇等旅游景区,推出“篮球赛+溶洞打卡+农耕体验”线路,游客在观赛后可享受“观亿年奇观+农耕体验”套餐系列优惠活动,农户在景区旁摆起“坝坝宴”,土鸡汤、腊肉拼盘等农家菜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

长效赋能

“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篮球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篮球爱好者搭建起高水平竞技、交流学习的坚实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了通江县全民健身的热情,推动了篮球运动的深入普及与发展。

一组数据可窥见一二——自“通江银耳杯”系列赛事举办以来,全县群众体育参与率从32%提升至61%,青少年篮球培训报名人数增长300%。同时,利用乡镇闲置场地打造的“乡村篮球公园”,在比赛闭幕后成为了群众的健身场所,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此次活动是我们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通江县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赛聚人、以赛营城、以赛惠民”,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了“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良好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邀请赛期间,通江文旅联合短视频平台发起#通江篮球赛#话题,短视频播放量破亿次,带动通江文旅账号涨粉超5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45%;银耳及相关农产品销售额达4300万元,同比增长60%。

“通江县将持续深化‘1+N’体育融合发展模式,以打造川陕渝体育旅游黄金走廊为契机,不断通过小切口赛事实现产业跨界融合、文化创新表达、城乡协同发展,继续深挖‘文旅+百业’潜力,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书写老区振兴的崭新篇章。”通江县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