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欢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7月23日傍晚,在巴中经开区德锦苑小区的空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纳凉议事会”正悄然进行。
“微网实格”工作开展现场
摇着蒲扇的老人、刚下班的大叔、提着新鲜蔬菜的阿姨围坐成圈,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规划、绿化升级等民生话题在蝉鸣声中热烈讨论———这看似寻常的“摆龙门阵”,如今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民意收集站”。
与以往不同,如今居民们闲聊中提及的诉求和建议,都会经过在场社区微网格员记录,变成一张张待办事项清单。这些来自“龙门阵”的民声意见,正在网格治理体系中转化为“沾泥土、带露珠”的解决方案。
“王阿姨,您家漏水的问题我都记下啦,马上帮您联系楼上住户,明天就通知物业上门检修。”家住该小区的王女士长期受漏水困扰,却碍于邻里情面未曾开口,微网格员在“楼梯纳凉角”捕捉到这个“沉默的烦恼”后,迅速通过调解妥善化解了这个难题。
暖心不止于此。在兴新社区,通过深化“微网实格”工作,入户走访精准捕捉到居民普遍关切的问题——社区孩子多,暑假父母上班,孩子看管成难题。
“微网实格”工作开展现场
随后,社区迅速响应,盘活活动中心场地,招募5名大学生志愿者,开设社区托育班,托管了近50名儿童,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的问题。
据了解,巴中经开区自开展微网实格工作以来,持续优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治理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网格治理架构。在白塔、西锦、兴新社区试点建立微网格,从党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群体内推选微网格员,通过收集意见建议、调解矛盾纠纷、帮扶困难人群等方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共开展入户宣传3000余户,交通文明劝导4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格、急事快响应、难事协同办”的高效治理格局,居民诉求解决率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同时,还将优化试点社区网格治理,开拓微网实格新阵地,以网格“小支点”撬动民生“大幸福”,让基层“微治理”释放“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