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高温天气,平昌县如何保农业稳产增收?

2025-08-06 21:06:20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罗天雨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连日来,巴中市平昌县遭遇持续极端高温,热浪席卷大地,局部地区气温突破40℃。

面对高温天气,农业大县平昌有何作为?如何帮助农作物度过高温挑战?

记者了解到,当地通过科学调度水资源,精准施策强服务,通过升级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喷灌、强化农技指导等一系务实举措,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稳定。

科技“解渴”,一键喷灌稳茶香

8月5日,在平昌县金宝山的万亩茶园里,数百个喷灌头正高效运转,均匀的水雾精准洒向茶树,为饱受高温“烤验”的茶园送去清凉。

“这是我们新建的自动化喷灌系统,一个喷头就能覆盖15平方米。”平昌县御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钟刘浪介绍,遇到高温天,打开开关就能实现全园自动喷灌,省时省力又省钱,不仅能有效缓解高温对茶叶的影响,还为来年稳产增产打下基础。

茶园自动化喷灌系统正在作业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在标准化茶园安装自动化喷灌系统5处。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影响,平昌县茶果产业发展局成立专班,组织专业人员分片区深入全县14个镇(街道)85个村(社区)大小茶园进行技术指导。

“我们引导茶企和茶农科学用水,优先选择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半后进行。”农艺师冯亚军说,同时推广行间覆盖秸秆、杂草保墒,并喷施氨基酸等调节剂增强茶树耐热性,确保茶叶品质产量双稳定。

提灌润田,“稻鸭共生”增效益

8月6日,在平昌县西兴镇高峰社区的千亩稻田里,绿油油的稻浪随风起伏,长势喜人。

一年前,因灌溉设施老化,这里曾陷入“用水难”的困境。今年5月,当地将改建工农水库提灌站列为民生实事,村民积极参与自建,抢抓进度完工。

如今,提灌站清水汩汩,彻底解决了周边7个村组1500余亩稻田的“渴盼”。

“今年天气热,田里水分蒸发快,但我们一点不愁!有新提灌站,开关一开,水就到田了,心里很踏实。”村民谢承僚看着自家7亩长势良好的水稻,满脸笑意。

稻田放养的“生态鸭”

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今年还大力推广“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我们在核心区放养了2000多只生态鸭,它们不仅啄食杂草害虫,鸭粪也可以还田增肥,形成‘鸭促稻长、稻助鸭肥’的生态循环。”高峰社区党支部书记唐培元介绍,得益于新改建成的提灌站,社区今年种了1500多亩水稻,预计产量超800吨。同时,“稻鸭共作”模式预计可带动户均增收200元至300元,集体经济增收超20万元,实现“一田双收”。

多措并举,力保农业稳运行

近年来,平昌县持续投入资金,实施山坪塘整治、渠道新建与提灌站升级等水利工程。目前,全县90余座提灌站中,已完成14座现代化改造,并新建8座,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2万余亩。

“仅工农水库提灌站改建,就让附近10个农业社580户群众在高温期间生产用水无忧。”西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稻长势良好

同时,平昌县一方面强化水库、河流资源整合与用水调度,另一方面组织农技队伍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应用“浅湿灌溉”、早晚错峰浇水、喷施耐高温调节剂等稳产技术。

“还对水源相对紧张区域,还组建机动服务队保障用水需求,确保水源及时入户、灌溉精准到田。”平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汉林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动态保障农田浇灌超5万亩次,有效满足了高温期作物生长关键需求。

面对近期持续的高温考验,全县34万亩水稻叶青穗壮,丰收在望;10万亩标准化茶园葱翠依旧,茶香四溢。

如今,广袤田野依然展现出勃勃生机。

(图片由平昌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