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野草”变富民“仙草”, 平昌精耕中药材全产业链

2025-08-19 10:46:4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刘敏 粟晨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你看这贡菊长得好得很嘛,再过两个月就可以采收了。”8月18日,在平昌县岳家镇观音村,晨露还挂在中药材叶片上,村民冯均台已拿着小锄头穿梭田间,“如今在基地里管护中药材,一年下来能挣4万多元。”

村民正种植药材淫羊藿。(受访者供图)

平昌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秦巴无闲草”的天然优势,让中药材成为当地谋发展、促增收的“法宝”。今年以来,平昌县以“筑基固本、外引内育、跨界融合”三大战略为笔,在“种-研-产-销”全产业链上精耕细作,让道地药材从山间“野草”变成富民“仙草”。

在种植环节,立足资源禀赋,平昌县先后在岳家镇盘活荒山荒坡,种上贡菊、黄精;在大茅坪镇搞起林下种植,让药材长在树林间。

“我们和企业签了订单,企业派技术员来指导,采收时还保底收购,农户根本不用愁销路。”岳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垚说,目前全镇2000余亩中药材,预计年产值1700万元,能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如今,全县中药种植总面积已达7.43万亩,田间地头处处是“药香”。

药材不仅要种得好,更要卖得俏、附加值高。

在四川秦巴本草药业的生产车间里,新鲜药材经过清洗、筛选、切片等多道工序,摇身变成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的精品饮片。“今年预计能生产2000吨饮片,产值能到1.5亿元。”车间主任袁见华介绍,还要向深处做文章,通过与高校合作研发药食同源产品,把中药材变成养生茶、药膳食材,让“秦巴药库”的价值真正释放。

一组数据佐证发展成效——今年上半年,平昌医药健康产业工业产值达1.08亿元。“接下来,我们将整合林地、园地资源,推动有机种植、科学管护,让药材品质更优。”平昌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永森表示,同时深化“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让小药材既撑起大健康产业,又带动更多乡亲增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