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纪”事⑧|巴州区:推行“救助+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上班

2025-08-25 15:35:30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巴中观察 马帼才 施皓文

8月22日上午,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龙泉社区一处居民楼里,传出阵阵笑声,屋内,是70多岁的老人周纯福和老伴一起居住,子女虽不在身边,但同在社区居住的年轻人李娟经常去“报到”,一起聊聊家常、说说话,气氛轻松愉悦。

原来,周纯福老人患病多年,需要定期到医院透析,而李娟,同样也有困难:因照顾年迈患病、残疾的父母和未成年子女,李娟无法外出务工,家庭开支难以维持。

今年初,生活有了变化。

2025年以来,巴州区以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为抓手,组建工作专班,围绕“政策执行、对象认定、动态管理、资金发放”四大环节进行排查。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就业意愿强烈。

在摸清困难人群基本情况的同时,由巴州区纪委监委牵头,汇集民政、人社、教育、残联、医保等部门7大类救助政策资源,探索推行“救助+就业”救助新模式,帮助困难人群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已在2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镇、2个公办养老机构设置社会救助服务公益性岗位50个,人均岗位月收入2000元以上。

“这批公益性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辖区内特殊困难家庭提供上门帮办代办、助医助洁等服务,在物质救助以外,提供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巴州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曹远鹏说。

李娟便是首批社区公岗人员,“当初也是随口提出了这个诉求,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工作时间灵活,让我在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同时,还能补贴家用。”李娟说。

及时救助只是输血,帮扶就业才是造血。截至目前,巴州区已有400多个困难家庭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公岗人员共探访困难群众3万余次,提质助医、助餐、助洁等服务4300余次,代办申请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等1300余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靶向纠治在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以精准监督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困难有人帮、难题有人解、做事有岗位。用心用情用力关爱困难群体,让民生兜底服务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巴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