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书浩 岳亮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突突突……”10月28日,在巴中市平昌县白衣镇优质粮油示范基地里,油菜精量播种机穿梭田间,播种、施肥、覆土一气呵成。

在巴中市平昌县白衣镇优质粮油示范基地,农机手驾驶油菜精量播种机穿梭田间抢播油菜。
“既要种得快,更要出效益。”白衣镇柳州社区副主任罗君蹲在田埂,捧起一把土,他告诉记者,这片近千亩油菜基地正抢抓晴好赶播,预计11月初完成播种。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金色的花海,与白衣古镇明清建筑相映,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逛完花海逛古镇,才算没白来”成了游客共识。
花海与古镇的联动,让村民稳稳增收。据了解,古镇周边6家观光自行车服务点的100余辆单车“连轴转”,每辆自行车日均出租3次、单日营收超2000元。同时,民宿酒店客流爆满,日均接待8个旅行团,“花海+古镇”的组合拳,让当地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田间希望延伸至车间。在白衣镇,由校舍改造的3000平方米酱酒基地,如今已是集生产、仓储、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厂区。“投产后年产基酒突破350吨,年产值超4000万元。”永穆坊酱酒厂负责人郑小玉透露,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已带动5000余亩红粱种植,订单农业让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永穆坊酱酒厂车间内热气氤氲,工人们手持铁铲不停翻拌高粱,确保受热均匀。
酒厂更与古镇联动,规划打造酱酒体验庄园,未来游客可亲手参与下沙、发酵,品鉴生态酱酒,形成“古镇寻幽—花海赏景—酱酒品韵”的完整旅游链。
文旅“黏合剂”效应持续升级。今年,白衣古镇完成核心景区提质,新增太史第研学馆,推出脸谱绘制、石刻拓印等体验课程;周边新建3处生态停车场,升级后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游讲解、行李寄存等“一站式”服务。
“去年全镇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古镇核心区占比超60%,旅游经济增长30%。”白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油菜花海的季节性热闹,到古镇与产业的全年联动,“文旅+”正让这座千年古镇从“打卡地”变为“常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