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四川巴中分行做实做细养老金融服务

2024-12-16 14:56: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殷鹏

张国斌 何林涛 巴中频道 马小米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农行四川分行出台了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巴中分行更是紧跟决策部署,积极响应,致力于为银发群体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切实让业务办理更“快”,金融服务更“优”,客户体验更“好”。

营造老年人温馨的“家”

“每次路过这里,我们都会进去坐一坐,他们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特别友好,给我们倒茶喝、看电视,还会讲一些防止电信诈骗的案例和理财知识,时间久了,我也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了。”65岁的李兰芳谈及农行江北支行时笑逐颜开。

像李阿姨这样的老人数不胜数,他们都成为了农行的义务宣传员,时不时就带领自己的亲戚朋友们到农行办理金融业务。

巴中分行为做实养老金融,打造12个爱老敬老服务专区,在专区购置沙发,增添党建、历史、养生及烹饪书籍,配备不同度数放大镜以及拐杖、计算器、电子血压计等便民设施,设置无障碍等候专区、无线呼叫铃,还创新推出“快速办理业务卡”“爱心联络卡”,全力确保老年客户从进入厅堂开始便“有人管、有人陪、有人送”。为应对突发事件,该行还经常性开展心肺复苏、手语、海姆立克等应急知识培训,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守好“家里人”的钱袋子

“幸好被你们发现了,要不然我们这平头老百姓的辛苦钱就打水漂了。”

近日,一位高龄客户步履蹒跚地走进农行巴中佛江支行,满脸焦急。该行大堂经理见状,立刻上前迎去,认真询问客户需求。见客户支支吾吾,闪烁其词,并频繁查看手机,大堂经理敏锐察觉客户可能遭受电信诈骗,一边拖延时间阻拦客户转账,一边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

经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和细心劝导,该客户才配合民警调查说出事情经过,最终确认该事件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成功帮客户挽回了经济损失3.6万元,为防止客户再次受骗,该行工作人员为其修改了银行卡交易限额。

此举得到了在场客户的纷纷点赞,后期该客户的子女还送来锦旗,高度肯定该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行为守牢客户的钱袋子,在网点共开展反诈微讲堂110次,走进居民社区、户外公园、养老院开展专题讲座15次,受众客户超5000余人;营业网点共堵截涉诈风险事件9起,拦截涉诈资金71.9万元,协助公安机关返还受害人资金23笔,金额达125.7万元,荣获当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通报表扬。

把服务送到“家里”去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他们不是时代的主角,但未曾缺席过每一个被需要的时刻。

农行巴中南江红星支行营业室门外一位老人突然摔倒,该网点大堂经理和保安见状,立即将网点爱心轮椅拿出,与其同行的男子将老人抱到轮椅上,老人及其家人连声道谢。

“真的太麻烦你们了,非常感谢你们,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啊!”今年10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面带焦虑走进农行巴中城北支行营业大厅,正在大堂值班的支行行长迎了上去。老奶奶告知其老伴儿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家,家中活期存折是老伴的名字,但都不知道密码,现在家里急需用钱,听说农业银行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所以就来问一问。该行行长耐心听完刘奶奶的情况后,迅速安排好网点事务后率客户经理驱车半小时,如约来到老奶奶家,办理授权业务。当日下午,刘奶奶便顺利取到了现金。

“喂,是农业银行吗?可以帮下我吗?”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本以为是诈骗电话,但却又伴随着一阵阵老年人的咳嗽声,这可把客户经理吓坏了。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家住雪山镇的王大妈腿脚不方便,子女又不在身边,她的三年期20多万元国债已经到期了,但无法兑付。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通了农行巴中江北支行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客户经理知晓原委后,第二天,就开着流动服务车出现在了王大妈的家门口。王大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0多分钟就办完了国债兑付业务,还将国债兑付资金直接存入了定期存款。

为民服务无小事,上门服务暖人心。这些案例只是农行巴中分行日常服务银发群体的缩影之一。2024年以来,该行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员工专业素养,致力于解决客户的“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0余次,真正实现客户在哪,服务就去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