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20余名媒体“网红”相约通江记录新村新貌

2017-05-25 08:47: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白川东)“看新村.展新颜”,524日,由巴中市网信办策划举办的脱贫攻坚大型网友线下活动走进了素有“红军城”美誉的通江县。当天20余名媒体网红满怀期待走进了东郡水乡、方山新村,以及30年无信访的党建示范点――瓦室镇长春村。据悉,通江县作为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些村落几年前都还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短短几年,它们便实现了蝶变新生。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看网友们们又会有怎样的发现?

东郡水乡

    【第一站:大兴乡东郡村】

    曾经的“烂泥湾”变身现在的“小江南”

    “鲨鱼府、林科园、水产带、休闲旅游区……”524日上午,在巴中市网信部门的带领下,20余名媒体网友代表第一站便走进了大兴乡东郡村。

    据该村的老村长介绍,东郡村又叫“活水村”,全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2240亩,1500余人。虽然该村地理位置偏高,但这里的地下水却异常丰富,到处都是烂泥田,以往农耕插秧都得站在木板上,稍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外界也把该村称作“烂泥湾”。当地居民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猪粮”二元经济模式,曾一度成为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顺应自然,做好活水文章。”2013年该村开始按照“水韵渔村”的定位,修建新村,发展产业。目前,全村硬化20.7公里水泥路,初步实现户户通。曾经不易农耕的屯水田被深挖成鱼塘、水库,水域面积达到800亩,其中标准化小产生态养殖400亩 年产商品鱼4500吨,实现年产值600余万,带动当地300余农民就地务工,人均增收500元。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资源,该村还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蓝鲨养殖和观光、休闲、垂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本完成了一心一廊(东郡旅游产业服务中心,东郡鲜花走廊),两带两新村(水产、茶叶发展带,贾家梁、杜家湾新村)的旅游大环线格局。

    2016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7976元,成为当地连片扶贫开发旅游示范区。

   

    【第二站,民胜镇房山寨】

    曾经偏远的“贫困村”变成县城的“后花园”

    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青瓦白墙的“小洋楼”、成片成片的果蔬产业园,还有19000平米的综合体育运动场……谁也不曾想到,以往好绕山绕水30多公里才能进入县城的方山村,随着一座跨河大桥的建成,晃眼变成了通江县城的“后花园”。现在该村距离县城距离只有3.8公里,往返县城一趟只需半小时。

    据悉,该村4.6平方公里,1296人,建卡贫困户55户,179人。20159月,该村围绕“巴山新居+特色产业+运动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按照城市的功能、农村的风貌,将房山村建设成集农业观光、休闲运动、体验等于一体的城郊旅游村和县城后花园。

    该村一方面通过旧房改造已完成78户,另一方面新建了岚垭场和石柱头2个聚居点,聚局126户。基础配套设施包括公交油路、休闲步道、观光园林等。产业方面,该村已引进万峰、宏盛、方山田园农庄三大企业,规模发展柚子、李子、枇杷、莲藕等为主的果蔬基地1700亩。当地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返包+分红的模式获得收益。

    目前,该村已建有五星级农家乐,配套游泳池,体育场,采摘体验园等。每到周末,该村人流如织,通江县城乃至巴中城区市民前往该村休闲度假。据悉,下一步,该村准备修建12公里健身步道和配套休闲产业,力争今年年底,建设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以及“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方山新村

    【第三站:瓦室镇长春乡】

    小山村30年无信访,“五评无议”创典范

    通江县瓦室镇长春村距离县城30余公里,属于典型的偏僻贫困小山村。该村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只有958人,典型的地广人稀。据该村村委介绍,近30年来,无一例上访案,成为全县党建工作示范点。

据该村村主任介绍,无论是开群众会还是院户会,村民都自带板凳从不迟到缺席,办理酒宴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平日里没把院坝环境卫生打扫干净而被“挂牌警告”……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外出不上锁,睡觉不关门”,村民们都说生活在长春村就是这样踏实。

 

    据悉虽然当地地理位置偏僻,但却传承着良好的家风民风。该村至今仍保留着景家祠堂。一家四代守护红军墓地的聂正远也住在该村。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村风正。通过开展比户容院貌看美德、比尊老爱幼看孝道、比致富兴业看能力、比言谈举止看文明、比律己守法看民风的“五比带民风”活动,如今的长春村,户容院貌干净整洁、村民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尊老睦邻蔚然成风、致富奔康你追我赶……同时,长春村在党员民主评议中,采用随机提问现场评、组织生活定时评、年终述职集中评、意见征集公开评、限时整改动态评的“五评”模式,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促民风。

    如今,该村“两委”大力开展“五评促党风,五比带民风”活动后,形成了“人人理解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成为村级治理典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