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近一年来开展食品安全、安全饮水、城市管理专题询问后,20日,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了“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优化政务环境”专题询问会。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巴中市精减行政审批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如何有效解决部分市民买房无证的问题?……面对一个个有深度又颇为辛辣的问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一一回答。
转变政府职能 精减审批事项
委员黄鹏首先对市政府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问。常务副市长魏文通表示,市政府围绕着市场配置资源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了政府的机构改革、行政审批改革、行业协会等三项改革,把不属于政府的职权还给了市场,开展了11次行政审批的清理,目前市本级保留的不到100项。建立了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和行政权力的监察平台,制定了巴中市投资鼓励政策,大力精简和下放、优化投资审批事项,建立了一系列担保平台,改革了登记制度,把政府的职能向社会转移。这些都有助于加快社会组织的培育、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向社会购买服务。
刘青宁委员对巴中市精减行政审批项目的进展情况提问。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对于市民跑多个部门办事的现象,政务中心相关行政部门要立即整改,即一个窗口接件,另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机制,限时、定时、准时办理,杜绝行政乱作为,要切实履行行政层级监督职责,减少行政办事成本;利用互联网开通网上办理业务,开通金融协作受理业务,尽可能满足服务需求。
郑南贵、张方、杜洪、冉红玲等委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发问,同时就我市如何加强政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中心职能提出问题。市政务中心负责人回答,自2012年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乡镇服务中心建设以来,全市投入了四千多万元,在194个乡镇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相继出台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及办理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管理的办法。
市工商局负责人表示,巴中市已经实现了营业执照、印章、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的同步审批,今年3月又推进注册登记便民化,审批事项由15个工作日减少为3个工作日。工商部门的行政审批不收取任何费用,全市公司注册量大增。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目督办检查整改结果
朱继中委员表示,住房开发建设中一些违规行为导致不能及时办理房屋“两证”,并由此产生了上学、就医、社保等一系列问题,市民对此意见很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回答,这确实是个很棘手的系统问题,也影响着市民的正常生活。市委、市政府对此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主要从三方面解决。以2008年以前为时间段来消化“两证”存量问题,经过1年努力,有69宗涉及50多万平方米得到解决,同时有16宗约30万平方米正在处理中;2008年到2012年已投入使用的住房,对“两证”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和排查,目前正在进一步落实中;对在建工程加强监管和查处,对没有手续的一律实行顶格处理,对超规划的实行严格处理,对超规划部分实行没收。
何怀福、刘显卫、郭治中委员对巴中市中介服务市场的培育、监管提出疑问。市工商局负责人回答,全市在工商部门登录的各类中介机构不到200户,的确存在数量少、服务差、收费高等问题。工商部门将积极支持中介机构设立,打破垄断格局,促成竞争态势。
魏文通表示,各部门要对相关问题加以研究并进行整改,要将整改结果上报市政府,市政府目督办对整改情况开展检查。
声音问出了市民的心里话
“委员们的发问很直接,问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旁听公民代表孙显华说,这个专题询问会的目的就是更加方便老百姓办事,巴中这几年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让她这个“老巴中”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委员赵仕安认为,询问会的题目很好,是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提升政府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迫切需要;从有关部门的回复来看,破题方法得当,最终的效果也值得期待。
列席会议的南江县正直镇人大副主席何晓表示,这一询问会是人大机关依法履职尽责的体现,会议的内容惠及基层乡镇的群众,是真正的民心、民生询问会。(实习生 周洲 章敏 记者 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