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权力任性害人害己。如何管理好领导干部权力任性是当务之急。”近日,参加平昌县纪委全会的一位委员交流发言时说道。
2015年以来,该县以“两个责任”有效落地为导向,围绕规范干部权力做文章,设计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领导干部不敢“任性”。
让“一把手”的权力“限”起来
“少了一些签字权,不是我们不管,而是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统筹协调,抓思想作风,抓工作落实,抓监督检查。”澌岸乡党委书记吴锡文坦言。
今年3月份,平昌县委发文,积极推行“一把手”“五不直管”制度,明确“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行政审批、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工作,理清了“一把手”权力界线。
为推动制度的实施,该县县委还出台了财务报销会签制、权力运行公示制、“一把手”末位表态制等制度,在问责部分还明确提出出现问题“一案三查”,即查直接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通过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合理配置、监督制约,加大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工作力度,加强自律和监督,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让重要岗位的权力“流”起来
“岗位交流制度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可是今天回头一看,不难发现绝大部分案发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少则三、四年,多则十几年。没有轮岗,权力就没有流动,就容易滋生腐败……”县纪委全会上多名纪委委员发言谈到了权力腐败问题。
为此,2014年该县纪委根据权力运行平台,修订了《平昌县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结合县级各部门实际,明确了风险岗位、交流时限和工作纪律,让轮岗工作更加明确。
“通过轮岗,既能培养干部成为‘多面手’,又能帮助干部健康成长。”县林业局纪委书记在县纪委巡察汇报会上说道。
近期,县纪委对县级各部门落实重要风险岗位干部轮岗情况进行了专项巡察,促进制度落地,真正实现各部门“内循环”健康有序流动起来。
截至目前,已有26个部门完成系统内重要工作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张立祥 王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