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人同台上演《巴人传奇》。 张敬伟 罗曼祯 摄
市民拍摄艺术节画展作品。张敬伟 罗曼祯 摄
“巴中一下子变得更艺术更浪漫。来这里的人似乎都入‘戏’了。”提起刚结束的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志愿者赵敏男说。艺术节期间,她为多场文艺演出提供志愿服务,忙却幸福着。
赵敏男的感受,很多巴中人都有。11月17日至20日,以“巴人巴风 五彩巴中”为主题的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该市举办。
“不仅有雅俗共赏、富有秦巴区域特色的文艺展演,还上演了多台有本地群众和演员编排的大型音乐节目。”巴中市有关负责人说,巴人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精彩纷呈,文艺演出80%的门票都向群众免费发放。
□本报记者 庞峰伟
雅俗共赏 市民参与互动
“每一副巴人的脊梁骨都是一座挺立的巴山,每一条巴人的血管都是一条流淌的巴河……”11月18日上午,文艺演出《巴人传奇》上演,400多人的演员阵容异常强大。
“其中的舞蹈《巴渝舞》、情景歌舞《巴山夜雨》、歌舞《巴山背二歌》等讲述了历史,演绎了巴文化的古老传奇,服装设计体现着巴文化的风格。”本届艺术节总导演、巴中市作协主席秦渊介绍,《巴人传奇》文艺演出是一台凸显巴人文化特色、反映现实生活、展示巴中文化艺术水准的综艺节目。
4天时间里,共有四大类别17个子项文化活动在巴中上演。不仅有文艺演出,还有文化展览、研讨、考察等。
除此之外,众多群众文化活动在巴中各地举行。广场前、桥头边、街道里、屋檐下,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市民们走着走着便能和艺术不期而遇,甚至被邀请加入互动。
此届巴人文化艺术节距上届已时隔十余年。“这些年来,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巴中,面貌发生极大变化,承接大型活动的能力和硬件设施也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巴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明刚介绍,为扩大影响范围,这次文化艺术节还邀请了广元、南充、广安、达州等市共同参与举办。
文化底气足,好山好水的巴中,也给参演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我演唱了《太阳出来喜洋洋》,感觉特别适合巴中。这里有山有水,人民勤劳质朴热情,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四川音乐学院教师雍建军说,巴中是巴文化的核心城市之一,艺术节的举办将促进巴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在巴人文化艺术节期间,巴中全市有数万人参与到各类艺术活动中。
跨区合作 深挖资源潜力
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在传承中更好发展?艺术节期间一场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眼球。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省内高校的专家和来自重庆市、陕西汉中市等地的负责人围绕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进行了研讨。“巴文化是最古老、最富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要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认为,巴中应深挖巴文化资源潜力,打造城市和区域特色品牌,从而整体提升巴中鲜明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在西南民族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希平看来,应加强精神文化与物质、非遗结合,借鉴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申遗经验,积极推进巴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令人欣慰的是,巴人文化艺术节期间,巴中与广元、南充、广安、达州签署框架协议,将建立跨区域考古调查和发掘合作机制,并合力推进蜀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同时,为注入新文化元素,五市还建立巴文化项目打捆推进机制,将策划包装巴文化保护、利用、研究、考古调查、文艺精品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文化项目,力争抱团进入全省、全国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