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朱荣杰)4月21日,记者从巴中市2017年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获悉,一季度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77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1.1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45.35亿元,增长9.2%。在市州位次与雅安并列第15位、川东北片区第4位。
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08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分别比上年、今年1-2月提高1个和1.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9个百分点,居市州第6位、川东北片区第3位。从投资性质看,国有控股投资109.74亿元,增长6.3%;民间投资125.03亿元,增长26.7%,民间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4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达78.5%,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3.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3.9%,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
农业稳步发展,小春粮食播面158.54万亩,比上年增长0.1%;油菜播面95.67万亩,增长1.1%。大春意向农作物总播面积395.35万亩,比上年增加8.71万亩;新增特色效益农业6.7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8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449.42万亩,新增流转土地面积新增4.3万亩。新增家庭农场15家、农民合作社32个、专业大户260户。一季度,生猪存栏249.53万头,增长1.7%;生猪出栏105.48万头,增长1.7%。肉类产量9.06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猪肉产量7.45万吨,增长1.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1亿元,同比增长3.0%。
工业回升向好,一季度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7.57亿元,同比增长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5.8%,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比1-2月提高1.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增速居市州第10位,位次较1-2月上升7位,在川东北片区与广安并列第2位。其中,3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高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居市州第7位。
消费持续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8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2月提升0.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点,居市州第10位、川东北片区与广安并列第4位。其中,限上单位零售额37.47亿元,增长16%。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吃、穿、用、居、住、行类商品分别增长14.5%、16.7%、22.7%、21.1%、12.6%。
财税金融良好,国税税收收入9.84亿元,同比增长1.4倍;地税税收收入5.94亿元,同口径增长2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9亿元,同口径增长26.6%,居市州第2位。其中税收收入6.59亿元,同口径增长2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07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上年高12.4个百分点,居市州第12位。其中,财政“八项”支出42.56亿元,增长34.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7.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6.49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比全省高2.9百分点,居市第7位。贷款余额564.11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全省高0.2百分点,居市第8位。
招商成效显著,一季度,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196.89亿元。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1个,投资总额89.08亿元,到位资金15.31亿元。在建项目387个,到位资金135.61亿元,同比增长9.5%。
就业收入看好,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21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76人,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回引创业550人,创办经济实体180个。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1万人,同比增长1.7%;实现劳务收入36.2亿元,增长0.9%;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125元/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2元,增长8.9%,增速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居市州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元,增长9.7%,增速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居市州第6位。
物价总体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2%。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2%,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猪肉价格下降0.3%,鲜菜价格下降11.3%。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8%。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1%,比上年同期上升9.7个百分点,3月份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上涨3.3%,比上年同期上升6.3个百分点,3月份同比上涨3.8%,环比上涨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