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山门 巴中“朋友圈”不断扩大

2017-09-27 09:25:3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高启龙

□本报记者 庞峰伟
  “靠5000亩生态果园,我们村人均年纯收入达七八千元。5年前还不到4000元。”9月24日,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大运村村民孙明顺说。
  改变从2013年大运村引进业主规模种植蜜柚开始。开放合作引凤来,今年1-8月,巴中招商引资在建项目540个,到位资金348亿元,同比增长10.48%。而近6年来巴中招引项目达1000余个,累计到位资金近1800亿元。


招大引强成为常态
  巴中经开区大众创业园内,成都泰美克石英晶片生产项目已于6月28日正式投产。“项目签约前,巴中招商团队多次到公司洽谈,并积极邀请我们到巴中实地考察。”泰美克公司董事长叶竹之说,招商引资,巴中诚意十足。
  “十三五”期间,巴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突破2500亿元。“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巴中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表示。
  巴中明确,将围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康养等产业,瞄准一批世界500强、行业50强以及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沿链招商、成链发展。为积蓄发展后劲,巴中后发高点起步,不断加强项目招引工作。
  “仅是招引江苏瑞泰美一次性医用耗材生产及企业总部基地项目,三个月内,我们招商分队就先后五次到企业所在地江苏常州对接。”巴中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6月1日,巴中还正式出台招商引资19条意见,在财政支持、用地保障、创新激励等方面释放重大政策红利。如在优先保障引资项目用地方面,巴中明确保障产业项目净地供应,确保产业项目用地达到“三通一平”标准,投资额达10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所需建设用地可实行“点供”。


重商亲商扩大“朋友圈”
  目前,国内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尤其是对“大好高新”项目的引进,离不开一支“永在路上、永在奔跑、分秒必争”的招商干部队伍。不久前,巴中市委召开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市工业和投资促进工作专题会,明确提出要求,“市、县区领导要带头招商,亲自洽谈项目、亲自协调解决问题。”
  为让企业进得来、发展好,巴中对引进来的企业积极兑现承诺,市县领导坚持每月定期深入企业走访,坚持每季度召开全市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座谈会、民营企业恳谈会,坚持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坚持限时解决问题。
  “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走路,这样的服务值得称赞。”9月4日,在巴中市投资
促进协调服务中心,深圳前海特穗贸易有限公司项目经办人杨国志连声道谢。此前,该公司要在巴中成立一家新公司,但经办人在办理工商注册时,资料登记出错。为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与项目经办人对接,为其提供全程代办,很快就完成了股东变更。
  一次次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巴中重商亲商的口碑愈加深入人心,“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巴中已与10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同时借助环中赛、巴人文化艺术节、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农产品采购商巴中行等活动,让投资者和各地友人走进巴中,在加深友谊的同时又寻找到了商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