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变“合作伙伴”
产品名片:全球日产能最大水泥厂建造总承包服务
发展启示:变生产型为生产服务型,做建筑产品的全产业链“超级服务商”
□本报记者罗之飏川报集团特派记者熊筱伟
全球日产能最大的水泥厂新建项目——沙特阿拉伯YAMAMA水泥厂已开工建设近两年。
“项目是由中欧企业合作总承包——搁过去基本不可能。”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董事长程并强兴致勃勃地介绍,德国一家老牌企业和中国五冶集团合作总承包该项目,前者负责水泥生产工艺部分和部分设备制造,后者负责全部施工项目和部分设备制造。“过去大多是国内企业当施工方、欧洲企业总承包,现在我们从‘打工仔’变‘合作伙伴’了。”在他看来,相比于拿下“大单”,这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有意义。
转变如何实现?程并强谈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关键在于我们相关能力达到了国际化水平,才有资格谈合作。”
“进一步说,还得益于商业模式的转变。”他解释:“现在光会修房子不行了,从项目咨询、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再到后期运营服务,都要会才行。要变生产型为生产服务型企业,做建筑产品的全产业链服务商。”在他看来,客户不用再找N家企业,只需一家就可解决所有问题;对企业自身来说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竞争力。
程并强坦言,中国五冶集团项目总承包能力——工程管理、工业项目组织、技术能力的提升,是这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关键。
不过,这并非全部。对建筑业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转变商业模式,还有两个方面需转变:一是转变管理方式,通过运用BIM技术等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足不出户也清楚知道项目进度,可以精细监控管理每个点位”;二是转变建造方式,借助技术提升建筑产品工业化水平,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
省住建厅驻外建管处主任谈云均认为,五冶用实力赢得当地市场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能拿下这个项目的重要原因。四川中制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夏小荣认为,建筑业应大力发展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话语权,在“走出去”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做安全放心的世界泡菜第一品牌
产品名片:东坡泡菜
发展启示:农产品要改变“披头散发”销售的老思路,用“梳妆打扮”提升质量效益
□颜斯睿本报记者李淼
3月4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双桥村。一口气在青菜田里劳作了一个小时,蔬菜种植大户巫志祥才直起身,用拳头捶了捶后背。
巫志祥的脚下,正是眉山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泡菜原料基地。经过几年发展,一坛“东坡泡菜”已发酵出165亿元产值,占据全国1/3市场份额,坐拥6个全国“唯一”:唯一的泡菜食品产业城、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泡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经商务部审核颁布的中国泡菜行业标准、泡菜专业博物馆、泡菜行业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们要成为全球最大泡菜生产基地、世界泡菜研发中心,让‘东坡泡菜’成为世界泡菜第一品牌。”眉山市东坡区委书记孙剑给出奋斗目标。
“关键靠高质量发展。”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就是要加快实现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我省即将启动“农业质量年”行动,农业品牌提升等“八大行动”已出台。
在菜农巫志祥看来,高质量发展就是少用甚至不用化肥农药。今年,他的化肥农药投入又减了一成,更多用起农家肥、太阳能杀虫灯等。“吃得不安全不放心,再咋个发展都是零。”他说。
泡菜领军企业吉香居公司副总王艳丽认为,对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精准瞄准需求,生产出市场最渴求的产品。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要用市场力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部门工作重点要转到深化改革、指导服务上来,“还要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改变‘披头散发’卖、田头路边卖的老思路。”
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延续性很关键。在孙剑看来,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传统产业依然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助农增收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