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
巴中有数千年的种茶历史。这里有全国优质富硒绿茶优势产区,出产的茶叶不仅“香浓郁、味鲜醇、耐冲泡”,还生态、富硒。
□本报记者史晓露
近年来,巴中聚力打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巴中云顶。其中,5个系列产品获第四届“国饮杯”一等奖。目前,该市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分别由全省第八、九、十位跃升至第四、六、五位。
3月29日,巴中市平昌县鹿鸣镇的罗家梁茶场,千亩茶园吐露翠芽,高低错落的梯田上,几十位女工正躬身采茶。茶场负责人、四川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浩要赶在清明前将这批好茶销售出去。
让王浩觉得遗憾的是,这些茶叶将不贴牌,批发给茶叶经销商。“现在我们80%的茶叶是代加工,只有20%的进行零售。”
在巴中,和王浩有类似经历的不在少数。由于缺少知名茶叶品牌,巴中大多数茶园都以代加工的形式销售茶叶。
如何做强品牌,才能在高手林立的茶叶市场上冲出重围?
问题 品牌杂乱产量低
不在自家茶叶上打上品牌标志,不是因为茶叶品质不好。
从雅安到巴中办茶园,王浩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产茶优势:海拔800米到1000米、日照充足、气候温和……
除了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茶产业,巴中还有政策优势。2014年,巴中提出实施茶叶产业“双百”工程。即到2020年全市茶叶基地面积达100万亩,综合产值超100亿元。同年,巴中市的通江、南江、平昌3县被整体列入全省20个茶叶重点县。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巴中市茶园面积达83.5万亩,新培育茶叶龙头企业2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65家。
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巴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每个县都有10多个茶叶品牌,外加目前茶园投产的并不多,“品牌杂乱,产量不高,市场份额小,自然难打响品牌。”
出路 引入龙头整合品牌
为整合品牌,打响产品知名度,巴中确立了巴中云顶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并通过实施双品牌战略,整体提升巴中茶叶知名度。“我们没有让企业放弃自己的品牌,而是要求他们在包装上加上一个区域品牌。”巴中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科科长田磊说。这一做法在国内知名茶叶产区比较普遍。
但在王浩看来,巴中云顶的品牌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品牌标准,“一说到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就知道它是什么形状,泡出来的茶是什么样子的。但现在巴中的茶叶有扁平形的,也有卷曲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为找准定位,树立品牌形象,巴中市明确巴中云顶发展思路:以绿茶为主,红茶为辅,瞄准中高端茶叶市场。去年底,巴中云顶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标准通过审定。目前,正在制定巴中云顶绿茶的加工技术标准。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的带动。
“从知名茶叶品牌的发展路径来看,基本都是先有好的产品,再有品牌。”平昌县农业局工会主任何映舟说,但现在巴中云顶背后没有产品支撑。对此,田磊说,将率先吸引龙头企业使用巴中云顶品牌,形成行业示范。
针对品牌分散杂乱的问题,田磊介绍,巴中市今年将重点整合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