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大汇聚
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共识,汇聚起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6月20日,一场“接力跑”在凉山州打响发令枪。12个方面34条政策措施,一连串的“优先满足”“重点投向”,让凉山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
为何是“接力跑”?在取得脱贫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凉山州还有1118个贫困村49万贫困人口面临脱贫任务。攻坚破难,得再加把劲,不胜不休。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牢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村里视察时说的话: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我们一定遵照总书记的嘱托,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日子越过越巴适。”
接力跑,传递四川力量;不胜不休,彰显四川信心。两个多月来,围绕一个个事关治蜀兴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一个个共识加速形成。
人大代表在行动。“示范全川,服务全国。”5月中旬,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冒雨前往成都市“东进”区域,实地走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了解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为“东进”战略点赞鼓劲,面对面提意见建议。
政协组织在行动。不光召开 60余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座谈会,省政协还组队赴浙江、云南、广西等省区开展对比调研,力求灵活形式“深学”,拓展层面“广议”,结合实际“实研”。
党外人士在行动。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10个调研组,先后赴17个市(州)、57个县(市、区)近150个乡(镇)、村(社区)、企业和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摸到的实情、搜集到的意见建议,转化为课题成果。
专家学者在行动。汤继强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撰写出《在“一干多支”战略中增强和发挥成都的辐射带动作用》报告;省社科院研究员、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首席专家郭晓鸣牵头完成调研报告《乡村振兴推进中应当防范七大问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6月12日,国内首个工业云制造创新联盟在川成立。这个致力于在工业云制造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之间建立有效运行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的联合体中,活跃着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高校和央企的身影。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中央在川单位迅速响应,把自身优势与四川实际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四川、服务四川、建设四川。
夏日的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因为有了风光储一体化供电系统,村民们感觉“生活方便了很多”。“这是基于前期对这个片区地理位置与现实需求调研后的后续作为之一。”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风光储一体化供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出的电对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充电效率高、空载耗损低、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适合这个贫穷的村落。
还是在本月,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内,资本项目的收入结汇支付审核方式已悄然生变。不少企业欣喜地发现,不用像以前那样向银行逐笔、事前提供相关交易凭证,可凭支付指令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结汇支付。“这是国家外汇局四川省分局在前期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开展的试点。”该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苏萍介绍,四川是中西部获批试点的第一个省份。
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智慧。当一个个调研成果陆续出炉时,不少参与其中的人感叹:“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所带来的收获已经超越调研成果本身,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
一个课题就是一次思想和理论的升华,数十个、上百个课题,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共识,汇聚起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省发展改革委等21个省直部门围绕产业、科技、项目、保障等方面提出27个题目,直指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启动党内政治文化、县域政治生态、抓好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等系列题目研究,直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省700多个课题,就是关乎治蜀兴川大计的700多个思想和理论成果,更是实践成果。”有关专家如是评点。
把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是“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又一大特色。
如何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四川全面开放新格局,走出一条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新路子?活动中,关于开放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6月初,《四川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全面推进落实增值税税率下调1%,开办企业办理手续只需 8.5个工作日……一条条务实举措,为营商环境送上政策大礼包。
6月初,我省启动新一轮脱贫攻坚综合暗访工作;最近两个月,省金融工作局组织专项检查,71家公司受到了停业整顿和取消业务资格的惩罚;一个月前,省环保厅组队前往北京学习考察机动车污染防治先进经验……三个切片,直指一个关键词:“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兑现承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守住底线、污染防治是补齐短板,“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如何抓好‘三大攻坚战’”这一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调研,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紧扣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安全稳定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重点,研究谋划防范化解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不仅透视了省情、找到了短板,而且凝聚了智慧、找到了良方。”回望两个多月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全省上下在事关四川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为科学谋划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活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纵深推进的劲头不减、势头未松。按照省委要求,923条来自于调研课题和各方面意见建议、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内容,已经陆续得到转化。“有的写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有的转化为工作安排,确保课题研究从前期的务虚研究向务实落实迈进。”
踏上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四川重整行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