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残联的叔叔阿姨。身残志不残,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健康、感恩、快乐的好孩子!”6月17日,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五社残疾学生谯勇对前来为他送上“金秋助学”款的市残联干部感激地说。
谯勇是一位刚满16岁的残疾人,今年读初二。谯勇7岁时因腿部患骨质病,经多次到外地求医,病情得到好转,但腿部落下残疾,需要拐杖支撑才能行走。谯勇全家四口人,妹妹读小学四年级,父亲在附近砖厂务工。残联干部得知情况后,专门派人来到他家,为他们全家送上了慰问品和慰问金。“你的学习怎么样?生活如何?还需要康复吗?”残联干部温馨的话语,使谯勇全家感到特别温暖。谯勇说:“班级老师和同学对我特别好,生活也很好。得到残联的关心,我特别高兴。”随后,残联干部针对他的家庭情况给予“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将他列入残疾人康复救助名单,纳入每年残疾学生救助对象,直到完成学业。同时针对其家庭状况,残联还为他们全家庭制定了扶贫规划和产业扶持计划。
据了解,为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狠抓“为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市残联采用“量服走基层”服务工作,切实为群众送温暖、送服务。今年来,通过争取上级资金、专项投入、社会募集(捐)资金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帮助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已帮扶43名残疾学生进入大学,资助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500名,发放助学金30余万元。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巴中市残疾人优惠政策实施办法》,除将“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外,还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体、保障等多项“普惠+特惠”政策纳入到惠民帮扶的内容。(杜珂 记者 秦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