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还欠我200块

2014-03-10 10:09:01来源:巴中晚报编辑:李正勇

在不少市民心中,都有一笔“烂账”。有的是朋友借的,有的是同学借的。钱不多,但老是不还,心里就很不舒服。但正因为钱少,所以也不好开口讨要,这真是一个难题!

嘴上讲

同乡借200元不还 女孩网上追债

讲述者 张女士

虽然已经过去将近6年,但张女士对这笔“烂账”依然印象深刻。2008年,张女士在重庆一所大学念大一,结识了同样来自巴中的老乡。“跟他不是很熟,开学办老乡会的时候认识的。”张女士说,同学会开后没多久,老乡就给她打电话,说这个月钱花超了,需要借200块钱救急。张女士想也没想就借给了他。这一借就是一学期,中途张女士打了几次电话催钱,但是老乡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直到第一学期末,两人在一家打印店相遇,老乡才把钱还给了她。钱在手里还没捂热,第二天,老乡又给张女士打电话,要借钱,不多,200元。

这一借,又是一个学期,期间两人都没有任何联系。大二开学的时候,张女士坐不住了,打个电话给老乡,电话停机了。“换了电话都不通知,太可恨了,只晓得他的院系和名字,连住在哪个寝室都不知道。”张女士一狠心,在学校的BBS上发了寻人的帖子,希望能联系到老乡,追回200元欠账。不多久,就有同学回帖了:别等了,xxx犯事了,蹲进去了……

同学“骗吃骗喝一周” 走时借走500元现在没还

讲述人 周先生

2011年9月,巴中的周先生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到两月,一初中同学得知他在长沙上班,便主动联系上了他,并到长沙找到小周,还在小周的住处借宿了1周。该同学告诉小周,他之前深陷传销骗局,身上的钱不多了,于是在离开长沙时,向小周借了500元生活费。

一年后,小周回到巴中工作,想起那位初中同学还没还钱,于是找他要,但这位同学找借口推脱,小周没要回钱,此后也不好意思再要。

都结婚了 耍朋友借的还没还

讲述者 张先生

“80后”的张先生,最初遭遇借钱不还,是在2006年。借了1000元给一位认识不久的朋友,但现在,这位朋友已从张先生视线中彻底消失。“当时刚参加工作,身上没钱。挪出这笔钱后,甚至连接下来的房租都交不起。最后不得不又向别人借钱!”

随后的日子里,张先生又多次遭遇这种借钱不还。借钱的对象,则涵盖了朋友、同学、老乡以及同行等等。他一位目前在通江教书的高中同学,两三年前借了他1500元。后来他一打听,这名同学原来四处借钱,通通不还。“据说,是因为打牌输了个精光!”

让张先生印象深刻的还包括,三年前,一朋友的女友从重庆过来探望,“对方当时连住宾馆的钱都没有。我借给了对方300元。前不久,二人结婚了。给我发来请帖,但我最终没有去参加。对方现在连婚都结了,当初住宾馆的钱还没还。”张先生简单计算了下,目前自己的“烂账”可能有五六千元。“绝大多数可能都收不回来了!由于每笔钱都不是太多,也不好意思开口!”

因为100元失去一位朋友

讲述者 刘女士

“对于一些借给别人钱的人而言,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可能借钱的人也把事情忘掉了。毕竟,借的又不是大笔数字的钱。”市民刘女士说,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烂账”,发生在大一时期,“一位同学缺钱,借给了对方100元。但再没归还。”现在,刘女士已参加工作6年。对于10年前发生的事情仍印象深刻,刘女士表示,这不仅是100元,更重要的是,自己永远失去了一位朋友。”

目前在机关上班的刘先生介绍,自己最大一笔“烂账”,发生在1997年。当时,他还在教书,“班上一名学生考起了学,我给对方贷了3000元款。此后,这笔钱再没归还。无奈之下,我只得先从学校借钱还上信用社。学校则每月从我工资当中扣。扣了一年多才还清。”

心里想

借钱的成大爷,自己当了傻瓜

面对欠债不还,绝大多数市民窝火的并不是钱,而是钱之外的东西。“借钱的最终成了大爷,你就会有一种当了傻瓜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目前已有五六千元“烂账”的张先生表示。

借不借,是一种情面

面对五六千元“烂账”,张先生表示,自己就一个普通工薪族,这笔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特别是刚参加工作那两年,由于人单纯,借出去的‘烂账’也就最多。后来人圆滑一点了,这种情况就少了许多。”

张先生表示,面对别人借钱,自己最抹不下的,就是情面。“人家都张口了,咋好拒绝!”不过,经历过多次借钱不还经历后,张先生开始从一个人的人品等进行考量,再决定借还是不借。

要不要,是一种折磨

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朱女士感慨,现在已有七八个人差了自己的钱,“钱都不多,最大一笔600元。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不主动要,这些钱可能都不会归还了。我最期望的其实是,他们或许全都把差我钱这事忘了。但是,难道这七八个人都忘了么?”朱女士说。

但截至现在,朱女士从未问过她的这些朋友还钱的事情。另外,这些欠了朱女士钱的人,也时常在朱女士身边活动。“有时想问一问,但实在是开不了口。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朱女士说。

如何要,是一种技巧

借钱不还的事摊到谁身上都不是滋味。但既然摊上了,总得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付忘了还钱的朋友,网友们一致觉得用“旁敲侧击”法最为妥当。

天才:如果是好朋友,那就直截了当地要。一般朋友嘛,选个好的时机,旁敲侧击,比如一起购物消费时,可以说:“哇,你现在手头宽裕了吧,不像上次那么紧了……”

桃樱樱:也问他借钱,他自然就想起来了。

招一:“以柔克刚”法

ligo42:每次都是吃饭前去讨,带上老婆,或者找个朋友到他家去吃饭,要客气。这招很灵的。

流浪的拖鞋2005:逢年过节,我都打电话去问候,回老家时,也去他老家拜访一下,让他心里特内疚,到最后老家也不敢回了,我有心理优势。

招二:“施压”法

lixting:可以把情况告诉借钱那个人的朋友,一来可以让他转告,二来给借钱的人施加压力,让他知道已有第三者知道他欠钱不还,不守信用,再不还,就会有更多人知道。出于名声考虑,他会很快还钱的。我试过,灵的。

专家说

小钱不还 源自亲情依赖

四川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昌文表示,生活当中这种借小钱不还现象的存在,有些确实是因为忘记了。故意欠钱不还,则是一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陈昌文介绍,一个人最初的网络关系,往往是在家庭,亲人当中发生,接下来才涉及社会,“一些人会将这种对家庭、对亲人的依赖,延伸到随后的社会交往当中。但社会交往和家庭当中的这种关系存在本质上面的区别。借钱不还,总体而言,就是一种基本社交品德的缺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