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遇纠纷忍气吞声 八成市民有网购经历

2014-03-13 10:17:38来源:巴中晚报编辑:李正勇

核心提示:调查表明,超过七成的消费者对巴中市消费权益保护持满意态度,但在日常涉及的七大类主要消费中,有六种消费认可度勉强及格。巴中市有近八成的受访者有网购经历,三成消费者遇到纠纷时选择“忍气吞声”,近一成市民表示“礼金”增加了负担。

你对巴中的消费环境满意吗?对售后服务有何评价?在消费中最担心什么?当又一个“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之际,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11日发布了《巴中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商场超市满意度最高半数消费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多

据该专项调查负责人介绍,于上月开展的2014年巴中“3.15”消费者权益专项问卷调查,在巴中市随机抽取了400份样本,采用街头调查和电话调查两种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对当前整体消费环境满意程度评价;对当前消费市场中最担心的问题;消费者维权意识现状;消费能力及消费意向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巴中市消费者对消费市场确保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74.5%,仍有15.5%和6.3%的受访者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调查表明,对当前主要消费场所的服务质量评价,大型商场、超市满意率最高,达93.8%,连锁店次之为84.5%,专卖店为76.3%,杂货店、餐饮店分别为75.8%和74.5%,集贸市场的满意率最低为68.8%。对日常消费的七种主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评价则不容乐观,认可度最高的家电消费仅为71.9分。金融服务、汽车消费、旅游服务、服装消费、食品消费、药品消费的认可度集中在66.1分至60.2分,勉强及格。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当前消费市场广告宣传诚信度评价较低,仅有3.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信任”,而认为“不太信任”和“很不信任”的占51.5%。五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多,广告过度宣传误导消费等问题大量存在。在问及受访者“在当前消费市场中主要还存在哪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时,表示是“假冒伪劣产品多”的最高,占61.5%;“广告过度宣传误导消费者”,占56.8%;“商品或服务价格虚高”,占39.5%。此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潜规则大量存在、服务承诺难兑现、霸王条款、商业欺诈等均为消费者所诟病。

三成消费者“忍气吞声” 近八成市民曾网购

调查显示,巴中市消费者维权意识较为淡薄。

在对当前消费者投诉热线电话号码知晓情况的调查了解中,有25.5%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当问及“近一年来消费中是否遇到产品质量和安全纠纷问题”时,有31.8%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纠纷”。在进一步问及遇到过纠纷问题的受访者是如何解决时,选择“直接与商家交涉解决”的占56.7%,选择“怕麻烦,忍气吞声算了”的占31.7%,仅有10.8%的选择“通过消费者保护机构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通过解决结果来看,满意率为67.9%,如果去掉通过消费者保护机构和法律手段解决的,满意率仅为25.8%。

由于网络购物的兴起,本次专项调查中也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调查显示:参与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78.5%的人进行过网上购物,消费者对当前网购消费的安全可靠认可度为70.3%,假冒名牌商品多、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是网购消费不安全可靠的主要原因。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与前两年相比,家庭消费能力有提高,近两成受访者表示有所下降。5.8%的受访者表示“购房或建房”和“子女教育”是最大的开支,23.8%的居民则表示“看病医疗”是最大的开支。值得关注的是,有9.3%的受访者表示,人情往来的“礼金”增加了消费负担。

在理财和投资意向方面,五成以上家庭理财中偏重于“存钱”,近两成的家庭把钱用于再生产经营,有一成的居民则投资房地产。

调查显示,约四成的受访者有经常外出旅游的爱好,问及哪些是“参团外出旅游时最担心或最不能容忍的问题”时,“购物多、参观景点少”、“景区游览项目高价宰客”和“强行让团员购物”均得到了超过四成的票数。(实习生 唐霞 王小蔓 记者 陈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