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巴城目前有施工、建设工地102个。部分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推进度,经常违规通夜施工,建筑施工噪音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生活中一种令人烦恼的不和谐之“音”,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
据市城市管理公众服务中心统计,仅5月就受理各类热线755起,其中噪音扰民投诉312起,夜间施工噪音扰民投诉达128起,而在夜间施工噪音扰民的施工工地就达27个。
为把巴城打造成“蓝天、碧水、青山、宁静”的宜业宜居幸福城,让市民享受到宁静的夜晚,市城管执法局以守护一方安静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破解建筑噪音扰民这一难题,啃下施工“禁噪”这块硬骨头。
经过两个多月的建筑噪音专项治理,巴中城管的禁噪工作已形成高效、快速、灵活的联动机制,施工噪音扰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民和中高考考生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
找源头:
建筑噪音深夜“嗡嗡响”,市民睡不着觉
打桩机、搅拌机日夜轰鸣,这边刚停,那边又响,此起彼伏……无处不在的建筑噪音包围着我们的城市,很多居民为此得了“噪音病”。
去年以来,深受施工噪音侵扰的市民不断向环保、城管部门举报,反映施工噪音彻夜鸣叫,市民简直难以入睡。
施工噪音为何扰民?究竟该如何治理?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多次深入一线,专门召开业主座谈会,寻找原因,研究对策。
建筑噪音的源头在于施工工地的违法施工!找到了施工噪音扰民的源头,主要噪声污染设备是: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各种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吊车、升降机等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认为,建筑企业如果在前期工程管理中合理设计、科学规划,就不需要赶工期。即使不得已要赶工期,也可以通过投入更多施工力量等方式来解决,不一定非得深夜扰民。“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对他人的处境进行换位思考,这样社会才能安静平和。”城市噪音的处理得当与否,不仅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也反映出施工建设企业的社会公德心和道德水平,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接地气:
开设24小时举报电话,统一调度执法人员快速执法
整治施工噪音,让市民享受宁静的生活。今年3月,市城管执法局将噪音治理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坚决向施工噪音“动刀”,开展一场声势浩大、效果显著的“静音行动”。但如何在市民与城管执法人员之间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今年3月24日,市城管执法局率先设立“城管热线”5262396,24小时受理市民的举报、投诉、咨询。
5月25日,星期五。晚10时许,本报记者来到市城管执法局7楼的“城管热线”举报间。只见举报电话响个不停,值班人员黎安洁一边登记热线,一边向各区域的城管执法人员下达处置指令。
“你好,这里是城管热线,有事请讲。”10时30分,黎安洁刚处置完一个举报电话,另一个举报者又打过来了。电话中,一名老人焦虑地说,他是居住在“虾老圣汤”旁的一住户,因某工地深夜施工挖地基,挖掘机和运渣车的噪音导致他睡不着觉。他从报纸上看到这一举报电话后,才试着打过来。
“马上派人查处,你老人家稍等。”黎安洁搁下电话后,立即拨通了市城管执法局江南支队长杨晓波的电话,向他下达了立即派人到现场查处的指令。10分钟后,执法人员向“城管热线”反馈,已现场对违规施工行为予以制止。黎安洁又将电话打给举报者,求证是否处置,并询问举报者的满意度。
“每天都要接到50多个举报电话。特别是中高考期间,噪音扰民的举报达到70%以上。”黎安洁说,从3月24日起,服务中心4人实行3班倒,24小时值班,接听“城管热线”。同时,每月都要将“城管热线”受理、处置情况登记造册,向全局干部职工通报。
记者在4月份的《巴中市城市管理公众服务中心“5262396”热线受理、处置情况登记表》中看到,该表详细登记了“热线受理人”、“诉求分类”、“来电时间”、“来电人联系方式”、“诉求内容”、“承办责任人和责任支队/科室”、“处理情况”、“诉求人意见及满意度”等内容。
下猛药:
执法人员通宵值班,举报一起查处一起
城管热线的设立,方便了市民对噪音扰民的举报。如何及时、现场查处噪音扰民的施工工地,确保市民睡一个好觉?据城管执法人员介绍,他们治理噪音做到“源头把关、综合防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坚持“投诉即查”、“定点巡查”和“定期回查”等措施,实行执法人员包片责任制,在每个建筑工地动工之前,做到提前介入、主动管理,建立施工企业台账,统筹管理巴城102家在建工地,推动渣土运输公司化,全面监管开发、施工、渣土运输等企业。
同时,每天晚上安排执法人员,实行通宵值班制,一接到举报,无论多晚,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处置结果由热线回访给举报者。
5月26日晚10点,记者特地跟随城管执法人员现场见证了他们查处噪音扰民的整个过程。
10时56分,有市民拨打“城管热线”举报电话,称巴城城市广场建设工地在搅拌混凝土,噪音很大,导致市民不能休息。接到城管热线指令后,正在队里值班的市城管执法局江北支队一大队民警杨华等5人立即赶赴现场。
现场一片灯火通明,一辆挖机正在平整场地,另一辆大型机械正在搅拌混凝土,100米以外都能听到机械发出的“嗡嗡”声。“工地附近有两家医院,还是居民密集区,你们在没有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夜间施工,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杨华出示证件后,当场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勒令立即停工。
11时3分,回风西华山隧道旁的某施工工地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2辆挖机正在挖地基,3辆挖土机正在运渣土,大型机械发出的噪音震得人耳朵发麻。
“夜晚施工不得超过10点。你们违规施工产生的噪音给市民带来影响,请立即停工,关灯、撤离。”站在工地上,城管执法人员车武松向施工方喊话,施工方自知理亏,二话不说就停工了。
12时30分,刚要收队的城管执法人员又接到“城管热线”反馈来的举报,称火车站连接线处仍有人违章施工。执法人员又立即驱车赶往现场处置……
“每晚通宵值班的执法人员达10名,哪里有举报,我们就赶到哪里现场处置。”市城管执法局江南支队长杨晓波说,很多参与值班的执法人员都是天快亮了才回家休息。
严查处:
最高被罚款3 万元,多家企业被黄牌警告
尽管市城管执法人员对禁噪采取严格的措施,但仍有部分施工企业与执法人员“躲猫猫”。对此,执法人员依法予以严惩。4月29日,城管执法人员对半山逸城噪音扰民立案调查,送达《处罚告知》,拟处罚3万元。4月13日,城管热线接到群众举报,“体育馆、游泳馆”建设项目夜间施工扰民,值班执法人员立即到现场制止,处罚款5000元。4月29日10时,值班执法人员巡查到盘龙南路处,发现四川三一工程建设集团正在进行水稳层铺设和拉运弃土,噪声很大,执法人员当场拍照取证,找负责人作了笔录,依法给予处理。5月2日凌晨3时,“城管热线”接到群众举报,棚户区改造中轴景观线指挥部安排拆迁公司在深夜施工,城管执法人员立即展开调查,现场强制停工并全面加强现场监管。5月8日,城管执法人员对“七里香溪”项目中夜间施工噪音扰民严重的广西兴华建筑有限公司依法处以3000元罚款。5月13日,城管执法人员在治理夜间施工扰民中,对“中交·王府景”项目中拒不采取整改措施的施工单位河北建司依法处以5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从3月24日禁噪起,共走访建筑施工企业120余次,约谈工地负责人11次,开展文明施工劝导110次,现场停工30次,深度停工5次,行政处罚13家,罚款5.3万元。”市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表示,通过城管执法人员的“严打”,巴城施工噪音扰民现象得到遏制。
得民心:
施工噪音深夜“消失”,市民赞“城管很给力”
“举报过后才5分钟,噪音就停了。整治噪音,城管执法人员很给力,抓得实在、整治彻底,我给城管赞一个。”提起巴城南坝“丽景天成”的噪音,退休老教师林道先感触颇深。
“高考期间,全城一片宁静,白天晚上都听不到建筑噪音。”高考考生家长祝建国说,他家住巴城二环路,娃娃考试的考点在巴二中,他最担心高考期间“凤凰城”建筑工地施工,对娃娃的休息和考试有影响。结果才发现,高考那几天,多名执法人员守在工地上,没让工地开工,整治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让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