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巴城街头行乞是落难还是行骗?

2014-07-08 11:48:18来源:巴中晚报编辑:李正勇

6日晚,巴城三号桥头蹲着一名20多岁的小伙,他戴着头盔和手套,身穿骑行服,一辆自行车上挂着一个旅行包,怎么看都是户外驴友的装扮,可他却在行乞,面前的一块纸上写着“穷游到巴中遇到困难,求助几元钱吃饭和帮忙凑点费用骑车回去。”是落难还是行骗?尽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还是有市民解囊相助。

当晚,记者接市民报料后赶到现场时,这名小伙周围围满了路过的市民,有人给他钱,也有市民怀疑他打着驴友落难的幌子在行骗。市民李先生说:“上个月在后河桥,也看到这种情况,也是这套装备,说自己是穷游到巴中来,我告诉他需要吃饭和买车票的话可以去救助站求助,但他却说不用那么麻烦,直接给点钱就是了。”

听了李先生的话,不少人议论纷纷。这时,小伙低着头,全然不管市民的议论。记者上前询问,这名小伙自称姓王,从贵州凯里来到巴中,打算骑行到九寨沟,现在身无分文,没钱吃饭,才在此乞讨。对于更多的情况,小伙不愿多说。

市民葛先生说:“小伙子年纪轻轻,身体健康,若真吃不上饭,可以打工挣钱,何必要在此乞讨?”葛先生还分析,从凯里到九寨沟,没必要经过巴中,从凯里出发,经过贵阳、遵义、重庆、广安、南充,再到九寨沟,这是最近的路线,“要真的是穷游,为了省钱,还来巴中做啥子?”

就在大家对这名小伙驴友身份的真假议论不休时,人群中自称是驴友的路人表示,若小伙真是驴友,靠乞讨来完成自己“穷游”计划的做法不妥。市民盛先生认为,“穷游”不是这种玩法,“你可以蹭吃蹭喝蹭车,但不能乞讨要钱。”

■提醒:

献爱心前多个心眼

在巴城行乞的这名驴友究竟是真是假,我们还无法下定论。毕竟,驴友依靠行乞穷游的故事并非没有出现过。

不过,编辑网上搜索发现,近年来,长沙、湖州、大连、绵竹、广州等地,都出现过“驴友街头行乞”,经查证,基本上都是找借口乞讨的骗局。这些“驴友”的故事相似度非常高,几乎每人的求助纸张边都放着一本《中国自助游》,而且都是一身专业行装,让人一时难以分辨真假。

专业驴友提醒,市民在献爱心之前,不妨多个心眼。要区分真假可以从一些细节入手,比如,真驴友的登山包比较重,掂量一下就知道里面是否有东西;可以问他们一些户外的相关常识;还可以看装备新旧程度,如果全身装备都很新、很干净,这和一路风尘的驴友形象就不大一致。(实习生 唐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