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来电求助 “舅舅”2000元打水漂

2014-08-27 09:43:11来源:巴中晚报编辑:李正勇

8月22日下午,巴城的鲜大爷接到自称是他侄子的电话,“侄子”与他寒暄后,称自己出了事,急需用钱,哪知鲜大爷汇去2000元后,却再也联系不上这个“侄子”了。

“侄子”电话里喊舅舅 说要来看望老人

25日上午,记者在南池市场附近见到了74岁的鲜大爷和他的儿子鲜先生。

22日下午,鲜大爷在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他一开口就喊我舅舅,喊得很亲热。”鲜大爷说,对方自称是他在江苏的侄子,说是过几天会来巴中办事顺便来看望他。“侄子”说,他更换了手机号码,让鲜大爷记下新的号码,然后便匆匆挂了电话。“我确实有个侄子,是我二妹的儿子。”鲜大爷说,他二妹的儿子多年前去了江苏发展,但是平时和他没啥联系。

这个电话,鲜大爷有些将信将疑。

“侄子”遇事需帮助 老人汇去2000元

23日上午,鲜大爷又接到“侄子”的电话,“侄子”说他已经到成都了,办点事就到巴中。“他的口音很像我侄子。”这次,鲜大爷相信了。

鲜大爷的汇款单

没过多久,“侄子”又打来电话,说他在成都办事时和朋友喝了点酒,出了点意外,现在被派出所带走了,急需5000元。“当时我的工资卡里只有3000元,我将3000元取出后,准备再去向女儿借2000元。”鲜大爷说。

哪知鲜大爷刚把钱取出来不久,又接到“侄子”的电话,“侄子”说,现在情况比较紧急,让先打2000元过去,并提供了一个银行卡号和开户名。鲜大爷说,他记得侄子姓朱,而对方告知的开户名却姓陈。“侄子”似乎知道鲜大爷的疑惑,在电话中说,他从江苏过来时忘了带卡,这张银行卡是朋友的。“侄子”催的急,又说着一口标准的巴中话,还承诺23日下午就将钱还给鲜大爷,鲜大爷就往那个卡号汇了2000元。

刚汇完钱 “侄子”就失联了

23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鲜大爷把钱汇给“侄子”后,准备打个电话告知,可打了很多次,对方的手机一直关机。中午,鲜大爷将此事告诉给了儿子鲜先生,鲜先生听后很疑惑,便和自己的二姑(鲜大爷的二妹)通了电话。“人家根本就没有打过电话。”鲜先生告诉记者,鲜大爷侄子的电话号码没有换过,也根本没有去成都。

鲜先生随即拿着汇款单来到农村信用社城西分社进行查询才发现,对方在恩阳区一农村信用社将钱转走了。意识到上当后,鲜大爷在儿子的陪同下,向恩阳区恩阳镇派出所报了案。恩阳区恩阳镇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鲜大爷是在西华街农村信用社转钱的,他们已经和西城派出所接洽。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民警提醒,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遇到这类情况,应及时与亲友联系核实相关情况,有疑惑时,应及时报警。(记者 吴岷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