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日刊发的《养父突患肝癌10岁女儿侍奉床前尽孝心》报道引起了不少热心市民的关注。市贫困学生救助中心负责人致电本报表示,将协调巴州区贫困学生救助中心将程倩纳入2015年度国家政策助学范围,目前正按照相关程序完善手续。同时,已有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表示想帮帮程倩。目前程倩和父亲的近况如何?1月13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梁永镇进行了解。
父亲病痛晕厥 女儿一夜未眠
13日,记者来到梁永镇卫生院。当天是星期二,照顾父亲程大波吃完早饭后,小倩本应去学校上课了,但她没去学校。
“昨天下午就没去上课了。”略显疲惫的小倩说,12日下午,爸爸起身去上厕所,结果晕倒在路上,口吐白沫。为了照顾爸爸,她就跟学校请了假。
程大波的主治医师告诉记者,程大波已处于肝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呕吐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12日晚上,程大波一直在哭,伴随着呕吐。“听到爸爸不哭了,我就喊他,什么反应都没有,吓了我一跳,结果发现爸爸是痛晕过去了。”小倩说,那晚她一夜未睡。
卫生院的烧水房就是她的"厨房"
13日早上5点左右,程大波才渐渐从疼痛中缓过来。程大波告诉小倩,他想喝稀饭,小倩就开始准备做饭。
“我就是在这里做饭的。”小倩来到她每天做饭的地方——卫生院的烧水房。一个电插板、一个电用烧水壶、一个塑料盆、一个“砧板”,这些就是“厨房”里所有的物品。
“我不够高,每次做饭时要踮起脚尖才能把电插头插上,有点儿费劲。”小倩笑着说。
对小倩来说,做饭不难,但是把做好的饭端回病房却不容易,特别是一大锅稀饭。“每次煮稀饭就煮一大锅,我有些端不起。”小倩说,回病房的路上,每一步都要很小心。
程大波病床床尾处放着的电饭煲里,还剩下一大锅绿豆稀饭。小倩说,爸爸已经吃过稀饭了,但是吃得不多,而且吃完后没多久又吐了。
不一会儿后,程大波告诉小倩他想吃甜米糕,小倩就到街上去买了一个甜米糕。小倩喂程大波吃了一口后,程大波就不吃了。
然后,小倩就在爸爸的头下垫了一块黑色的胶纸。“过不了多久,爸爸就会吐。”小倩说,黑胶纸是为了防止爸爸把呕吐物弄到床单上。
十分钟后,程大波开始呕吐,身体感到疼痛,就捂在被子里哭。一旁的小倩犹豫了一会儿后跑去医生那里开药。“爸爸对之前用的那个药好像有瘾,就不敢给他打了。”
爸爸想放弃 最让她生气
看着爸爸渐渐安静下来并进入睡眠,小倩说:“这几天爸爸总是气我,我也就不理他,然后我就跑出去一会儿,离医院不远。”
记者注意到,小倩的身上随时挂着一个红色的挎包。小倩告诉记者,包里装的是他们现在全部的家当,钱是爸爸12日下午交给她的。而一直以来,小倩买东西都是先从爸爸那里拿了钱再去买。
“你们现在还有多少钱呢?”“全在这里了。”小倩拿出包里的钱数了一下,一共是590元。
临近中午,程大波渐渐醒来,小倩就上前问他想吃什么,他告诉小倩现在还不想吃,让小倩给他一些钱。听了这话之后,小倩的声音立即就大了起来,“不行,我晓得你要钱干嘛,我先出去了,你要吃什么给我打电话。”随后,小倩离开了病房。
“爸爸他是想要钱去买毒药。”在病房外,小倩皱着眉头告诉记者,12日下午,她知道了爸爸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没力气走不出去。“他就是这件事情把我气到了。”小倩说,不管未来会怎样,她都想一直照顾爸爸,不希望爸爸做傻事。
居无定所 让她更懂事
记者来到小倩家所在的斑竹村6组。“你看嘛,就是那两间板房。”该组组长程大权指着不远处的板房说。走近一看,板房外的院坝周围已经杂草丛生,“他生病后就很少回来了,最近基本上没回来过。”
从板房窗外往里看,房内几乎没有一样可以称得上是家具的物品。
据了解,程大波带着小倩搬过三次家。在亲戚家住过,然后租住在附近居民家,后来又在镇上租房住,现在的家是两间板房。“那娃儿太懂事了,很乖巧。”说起小倩,周围村民都赞不绝口。
下午4点左右,梁永镇卫生院程大波病房里,一夜未眠的小倩在一旁的病床上睡着了。但程大波已经醒了,他只是睁着眼睛静静地看着小倩,眼睛里充满了爱意和不舍,“倩娃子基本上都是这样,我身体状况好一点的时候她就去上学,身体不好时,她就整夜照看,白天才睡一会儿。”程大波小声地说。
眼看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而女儿小小的年纪就要担起如此重担和压力,程大波心里很难过。他希望自己走后,小倩能够有好的生活,他就放心了。(实习生 张丽 本报记者 吴岷迅 王小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