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账单的巴中作为

2017-05-16 09:14:01来源:巴中日报编辑:高启龙

    核心提示: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站在历史潮头,回望过去五年,巴中以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在全国全省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征途中,巴中作为一直在路上!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发出通报,命名2016年全省1481个村为省级“四好村”,巴中市共95个村榜上有名,其数量位居21个市州第六位。

  “四好村”并非一个抽象概念,而是通过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的民生举措,大大改善了我市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这也是我市民生大力改善的有力注脚。

  巴中作为——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十二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2015年达50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9倍,人均GDP达15076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

  五年间,在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作出一系列有效的民生制度安排,不断加大民生投入。2014年,巴中市民生项目共131小项,资金投入111.02亿元;2015年民生支出163.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8%。

  值得一提的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市在继“彝家新寨”“牧民定居”后率先在全省启动“巴山新居”建设工作。经过五年的发展,巴中市“巴山新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村一品”“一品多村”特色产业加速发展,成为“美丽四川”建设在巴中乡村的生动实践。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从2012年至2016年,巴中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2014年,巴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87元,同比增长10.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四位。

  2015年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5元,同比增加1989元,增速9.1%,增速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居市州第一位。

  2016年,巴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9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比上年缩小0.02。

  巴中作为——

  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健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前不久,巴中市印发《巴中市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3300元/年,并将全市11.4286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据统计,2015年末,我市“五大保险”覆盖人次超过500万人次,是2010年末的5.3倍。不仅保障人数翻番、覆盖人数增多,而且保障层次和水平更高。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累计为农村居民报账达40多亿元;完成卫生投入97.1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242.68%,人均寿命比“十一五”末提高2岁。

  医疗是民生之需。近几年来,巴中市将新增财力的10%主要用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共计投入97.15亿元。期间,争取中央投资4000万元,开工建设市儿童医院;成立市治未病研究所、市中医研究所等机构;市中心医院创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创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各县(区)公立医院全部创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引进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创办医疗机构8家;完成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面建立。

  不仅如此,我市还开通运行“一站式”医疗救助即时结算服务定点医院21家,已救助困难群众6500余人次,支出救助资金700余万元,进一步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巴中作为——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把免费职业教育计划逐步扩大到革命老区、集中连片扶贫地区和农村地区。”

  2016年初,《巴中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点规划(2014-2020)》方案出炉。未来巴中中心城区(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将开办幼儿园133所,小学47所,初中19所。五年后中心城区将新增学校142所。

  过去5年,我市学前教育一、二、三年级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0%、75%、6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普高毛入学率达到85%,职业教育规模达到3.6万人;高考主要指标连年创历史新高,升学率达到78%。

  巴中市建成了“宽带网络校校通”250所、“优质资源班班通”4100个和一大批网络学校,“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现100%全覆盖。

  巴中市坚持用市场手段突破投入瓶颈,用交流合作弥补优质教育“短板”,成功引资7.6亿元建成了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引资建设平昌通用职业技术学校、通江高明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项目,特别是川师大附属第四实验中学、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巴师附小兴合校区的成功建设并投入使用,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记者手记:

  过去5年,从农村到城市,从教育到医疗、从住房改善到产业发展……巴中无处不生机焕发。各项民生工作的倾力付出,各项民生资金的大力投入,让巴中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张张笑脸就是最好的印证。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会提出更实更高的民生要求,但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倾情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巴中的民生改善工作一定大有作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