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巴中行,看看5位院士为家乡发展带来了哪些建议和机遇?

2020-09-20 13:49: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启龙

      四川在线消息巴中频道 白川东9月16日,受巴中市委政府及家乡人民邀请, 60余巴中籍名院士专家、哈工大及成渝两地高校院所教授学者相聚巴中。通过参观巴中城乡面貌,走访恩阳、经开区两地企业,和巴中本土企业单位座谈,最终大家围绕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领域达成了45项战略合作。

      据悉,此次院士专家巴中行,除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韩杰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碳材料研究部主任、清华-伯克利深圳许愿低维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任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主任魏于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江松,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等院士,还有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起草组成员何学彦博士,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国家QR计划石墨烯课题组组长余海斌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强,电子科大、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重庆理工、中山大学、哈工大,四川省农科院、重庆市中药研究所等成渝两地高校院所专家教授。

      围绕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振兴,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成会明、魏于全、江松,欧洲科学院院士宋永华等5位巴中籍院士先后发言,在感叹家乡翻天覆地变化时,也从自我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宝贵见解,同时也传递着浓浓的乡情。

      韩杰才院士:巴中绿色交通优势凸显  继续围绕“中”字做文章

姓名:韩杰才

籍贯:四川巴中恩阳区人

    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科研领域及主要成就:长期从事超高温复合材料、红外光学晶体与薄膜材料的研究。揭示了材料超高温烧蚀机理和规律,发展了细观热烧蚀理论,提出了多元氧化物和固溶体抑制氧化烧蚀的机制,实现了材料氧化抑制与高温强韧化的协同,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系统;发明了大尺寸蓝宝石晶体专用生长方法及生长装备、四面体非晶碳复合增透保护膜及制备工艺,用于多个工程型号的红外窗口,并实现了产业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

    “如果巴中市委市政府、我们的巴中老乡,有什么需求,我作为一个巴中人,能够去做贡献的,将毫不犹豫全力去付出”,韩杰才院士在参加“院士专家巴中行”后,有感而发。

    他称,这次回来,有几点感受,感觉巴中的文化更浓厚了,交通更便捷了,因高铁、高速、航空的贯通,巴中作为成都、重庆、西安的中心的“中”字优势正在逐渐体现,相信便捷的交通将为巴中带来更大的机遇和优势。看到巴中还有这么好的企业,高科技企业,很多一二线城市的企业也就这个样,感觉巴中特色发展,在各个方面努力,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业,也为我们这些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巴中人提出了很多新的希望。

     同时,在媒体专访中,韩杰才院士表示,巴中的未来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的一切根本还是需要一流的人才,所以巴中要办好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定的条件;要依靠巴中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谋发展,就是把巴中带不走的资源或特有的资源,比如物流成本低、附加值高的食品工业、医药产业和电子信息类的高科技产业;要打造以绿色山水和巴文化结合的特色旅游名片,把巴中的优势彰显出来,作为成渝西的后花园或休闲旅游中心度假区。

     最后,韩杰才院士也承诺,自己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遗余力支持巴中发展。

      成会明院士:立足巴中特色资源 培养人才打开未来市场

 姓名:成会明

     籍贯:四川巴中曾口镇人

     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主任。

     科研领域及主要成就:主要从事先进炭材料的研究。提出了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非金属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等方法,促进了碳纳米管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模板导向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出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材料、毫米级单晶石墨烯,发展了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技术。提出了可高效储能的层次孔材料设计和电化学电位调控的思路,制备出一系列新型能量转化与储存材料。研制出块体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批量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碳学会Charles E.Pettinos奖等。

     “山水更秀丽了,文化底蕴挖掘得更充分了,环境变得更美好了。”9月16日,院士专家巴中行活动,成会明再次踏上故土,感慨万千。

     成会明称,自己是一名从事新材料、新能源研究的工作人员,一直生长在曾口镇雁桥村下面的一个小山村里,直到上大学。这次回家感觉巴中的交通更加便捷了,以前我从曾口到长沙上大学,要走三四天,现在自己从深圳回巴中只用了2个小时,早上7点从家里出发,上午11点20就 已经站在巴中的土地上;同时自己也发现巴中的城市乡村面貌变化非常大,而且父老乡亲几乎人人都充满笑容,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巴中要发展,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地级市,能不能在巴中建一所高等学校,因为巴中需要长久的腾飞下去,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引进是一个方面,但是自己培养的人才,对这片土地有更深的感情。”成会明自称,还有一点建议就是进一步开发山水秀丽、人文底蕴深厚的适合于旅游康养的项目,因为巴中正好处于成渝西城市的几何中心,还是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此外,巴中还可以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发展一些特色产业,比如巴药、中药,石墨矿等新材料。

     “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我愿尽绵薄之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成会明也衷心祝愿巴中经济社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巴中父老乡亲生活更加美满幸福,更也坚信在巴中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个目标一定会能够快速实现。

    魏于全院士:推动巴中医疗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姓名:魏于全

     籍贯:四川巴中南江人

     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科研领域及主要成就: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研究了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还对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诱导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癌细胞活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发现了阻断HSP70表达,可诱导癌细胞凋亡。

     “非常荣幸,能在这次活动中回到巴中,非常高兴,看到巴中近年来在市委政府还有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魏于全院士称,自己出生在南江县,曾在长赤、沙河等几个中学读过书,1978年进入了华西医科大学,然后到日本读了5年的博士,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四川籍院士。

      谈及对与家乡的发展,魏于全院士开门见山,称自己有三个平台,目前还能巴中合作做一点贡献。他称,自己现在还是华西医院的肿瘤中心主任,该肿瘤中心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全国来讲还是属于前三位,有很多知名的专家;第二涉及到医疗,自己是四川医疗促进会会长,这个协会全省最优秀的专家都在里面,大概有一千多位专家,有二十多个分会,医学的各种专业委员会都有;第三个,自己在华西组织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加上博士硕士和老师的一千多人,我们做研发,国家投入了很大,一个项目都是十个亿那种基础类项目建设,目前成果转换也是比较多的,今年我们转了一百多个药物出去,一千多人做研发,国家级人才也有五六十个,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次我们做的这个新冠疫苗也做了临床,是全国做得比较快的团队之一。

     “基于这三个平台我想为巴中的医疗机构方面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专家的打造,还是能出一些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医药的研发成果积极促进在巴中的落户”,魏于全院士希望,能尽可能为巴中多做点贡献,也预祝巴中人民的明天更美好。

江松院士: 助力地方大数据及IT等新兴行业发展

      姓名:江松

      籍贯:四川巴中市平昌人

      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研领域及主要成就:主要从事可压缩流体力学数学理论、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在理论方面,对任何绝热指数γ>1,与合作者证明了具有大外力的三维定常可压缩Navier-Stokes(NS)方程弱解的存在性,以及具有大初值的高维非定常NS方程球/轴对称解的整体存在性。在应用方面,针对武器物理数值模拟的多介质大变形、网格畸变等计算难点,与同事一起提出了若干实用的新算法(如整体ALE局部欧拉自然耦合方法),并研制完成重大武器型号数值模拟软件平台。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奖等。

     “这几年巴中的发展非常快速,上午去恩阳、经开区看了一些企业,沿途也领略了巴中城市和乡村的变化,让人印象深刻”,江松院士称,自己大概4年前回到巴中,这次感觉回来,感觉巴中发展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巴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块沃土。这里也诞生了许多杰出人才,北宋天文学家张思训、近代革命家刘伯坚,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等,同时巴中也孕育了深厚的革命精神,作为一个巴中人非常自豪。

     “我主要从事应用数学研究,与算法、程序这些密切相关,跟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密切相关”,江松现场表态,他和他的团队,愿意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助力,为巴中教育和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尽一份力,同时也愿意穿针引线、搭建平台,引荐一些企业(IT行业)在这里落地,为家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宋永华院士:关注巴中地方优势资源转化,围绕产品升级产业

      姓名:宋永华

     籍贯:四川巴中市恩阳人

     院士简介: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大学校长。

     科研领域及主要成就:主要进行电网安全、电网优化方面的研究,力图找到使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达到最佳,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倡导了新一代的优化和智能技术用于解决一些非常复杂的电力系统问题。首次将混沌理论引入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推动了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解析理论的发展并开创了该理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其理论成果获国际工业应用数学学会(SIAM)98年度优秀论文奖。创造性地结合一系列先进的智能技术,提出了混合智能系统理论,开创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与保护研究领域。

      “自己虽然不常回家,但是一直在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方式关心、关注巴中的发展,特别是巴中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规划,让人十分期待。”宋永华说,此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振奋。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具有特色的定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山水画廊·秀美巴中”特色定位,持续擦亮“山水、洞天、红色、人文、康养”五张金字招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巴中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厚重,生态资源富足,发展旅游产业的确是可行之举。他建议,在旅游产品研发上,要将特色资源进行深加工,并融入市场需求的朝阳领域,把资源转化为效益,为父老乡亲的美好生活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宋永华院士表示,自己将积极推动澳门大学与巴中的相关合作,同时祝愿家乡发展越来越好。

     (院士个人照片/夏雨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