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稳就业力度,助力企业留住员工、稳定生产、稳住市场,10月16日,巴中市人社局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实施以工代训工作的通知》,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工代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以工代训是指企业职工通过实际工作的形式代替岗位培训,边工作边提高个人劳动技能。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作为一项新型的就业政策,对企业和劳动者都有益处:对企业,有财政资金补贴支持;对劳动者,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
代训主体及对象主要包括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中小微企业;已享受社会保险费稳岗返还的困难企业;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生活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企业;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申领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企业(含参保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
其中,前三类企业的职业培训补贴实行每月申报,实施以工代训企业于当月代训结束后的次月5日前,向审查备案地就业服务管理部门申报上月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第四类代训主体在代训结束后申报职业培训补贴。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类代训主体的政策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代训时间从审查备案后算起,总月数不超过6个月。实施以工代训第四类代训主体的政策执行期限为2021年12月31日。
《通知》规定,以工代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不足1个月的按代训天数发放。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开展以工代训、职工生活补助等支出。(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蔡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