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 把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设得更好
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巴中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巴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创新实干、克难攻坚,战胜千年绝对贫困,奋力谱写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新篇章,以豪迈姿态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
解决一个千年难题,全面小康同步实现
巴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创新精准扶贫措施,叠加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借羊还羊”产业扶贫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累计减贫49.9万人,连续四年进入四川省脱贫攻坚考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好”的等次。
去年以来,巴中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制定出台巩固衔接“1+34”政策体系,集中开展四轮“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和“回头看”集中排查,每县区建立3000万元防止返贫致贫专项基金,全市无“漏测失帮”和返贫致贫现象;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和茶叶“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把广大农户紧紧铆在产业链上。
走出一条转型道路,经济质效明显提升
巴中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为统揽,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机遇,在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内强培育、广聚民智上持续发力,累计实施汉巴南铁路等重大项目185个、完成投资292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两个百亿元台阶。
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南城北旅构建高能级区域经济版图,实行市级层面推“两区”(巴中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组建1656平方公里、覆盖北部7个乡镇的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县区“2+2”差异化发展(2个发展定位+2个特色产业)。
坚持以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同步培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以绿色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既密切联系又适度分离机制,积极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和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为抓手,持续深化区域协作、友城合作,接续举办五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和三届秦巴农洽会。
实现一大历史跨越,瓶颈制约有效破解
“十三五”以来,巴中抢抓基础设施补短板政策窗口,实施第三轮交通大会战,实现了从十多年前不通铁路、不通高速、没有机场到如今18条航线、6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的“空铁公”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历史性跨越。去年底,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建成,县区全部入列“四好农村路”国家级或省级示范县。
在城市推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三区同建”,兴文新区、恩阳新城加快崛起,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2%,“四宜四有”现代化新城建设初见成效。在农村推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建成巴山田园综合体69个。进入“十四五”,巴中同步夯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三大根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补齐一批民生短板,市民福祉持续增进
巴中以人民之心为心、百姓之福为福,坚持均衡普惠、智能协同、幸福可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公共服务协同化,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稳定在7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5%、9.9%,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教育“四质工程”,创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
大力推进“健康巴中”建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效显著,2020年疫情发生初期24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本地感染率在全省20例以上确诊病例市州中最低,近两年新增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来巴返巴人员、且均在第一落点(高速公路出口)第一时间有效管控,社会面无新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先进市。
绘就一幅诗意山水,红绿相映奏响华章
巴中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为抓手,努力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3%,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气候养生之都等金字招牌,入列四川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成功创建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天府旅游名县,县区全部入列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在全国率先出台红军文物保护条例,办好大巴山干部学院,去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全国1000万余名干部群众走进巴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实施红色精神弘扬工程,确立“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精心筹备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新时代辉煌开启,新使命号角催征。巴中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坚持“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努力把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巴中力量。
我们的5年
这五年,为方便搞产业,我仍住在山顶,每年春节回到聚居点的新房子过年。五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无论身上穿的,还是地里用的,大多是大女儿网购寄回来的,经济又实惠。我老婆也学会在抖音上发视频,家里的银耳一长出来,发个短视频很快就卖完了。小儿子从4岁长到9岁,上学除了买保险,基本没花钱。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江县诺水河镇小骡马村村民 李国芝
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一步一步丈量着家乡的土地,一户一户搜寻特色农产品,一次一次向手艺人请教,把小作坊发展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能在乡村扎根下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是党和政府的引领与帮助,是老乡的信任与支持。返乡创业这件事,让我感悟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使命与责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传统农产品领域,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巴中市沙迴坪家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何九江
2017年,我们将企业总部从沿海地区迁回家乡巴中,当年便实现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达4亿元,上缴利税7800余万元,为当地提供工作岗位300余个。五年来,企业生产线已增加至3条。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家乡特色农业,通过种植魔芋,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眼下,巴中将培育壮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这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川好彩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敏
数说5年
2017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8.1%
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速8.2%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9.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6元
2018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8.1%
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速8.1%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9.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1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2元
2019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5.8%
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速6.1%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3.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63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2元
2020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2.5%
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速1.7%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2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9元
2021年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3.3%
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速2.6%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89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2元
数据来源:巴中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