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聚焦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目标,提升全面深化改革质效 以小切口破题 向纵深处发力

2024-12-23 09:59:2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殷鹏

12月14日,巴中经开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一期)部分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图为鸟瞰产业园(一期)一角。 夏雨 摄

12月16日,巴中经开区忆佳钢结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奋力赶订单。 夏雨 摄

名词解释

“一市四区三地”

●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

●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集成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布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做优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区

●加快建设开放合作典范地、人才创新集聚地、品质生活宜居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12月4日,在巴中经开区,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等8个重大工业项目顺利开工,总投资达41亿元。其中,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将建设试飞、比赛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应用场景,建成后可招引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承接低空经济专业培训、承办各类大型赛事。

抢占低空经济“蓝海”,巴中以改革之姿挺进发展新赛道。不久前闭幕的巴中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聚焦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切实提升全面深化改革质效实施方案》等,提出必须聚焦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目标,围绕“一市四区三地”建设找准小切口,切实提升改革质效。

目标在前,巴中如何用好“改革”之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延链强链 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

11月23日,在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石马社区,1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整装待发。当天,巴中市农高区平昌区块重点项目推进活动举行,现场推进的5个重点项目涵盖肉牛屠宰加工、再生资源利用、优质牧草种植等领域,总投资达11.45亿元。

作为巴中农业经济地理版图的重要板块,平昌县拥有众多优质农业资源,是巴中创新布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区块和主要战场。以肉牛产业为例,平昌县通过整合牛市交易、规模种养、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方式,成功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同时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逐步实现种业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当前,全县良种自给率由55%提升至80%,肉牛年存出栏数量突破17万头,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从巴山肉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落地,实现肉牛屠宰及精深加工,到引进牧草种植项目、秸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肉牛全产业链条的利益最大化……产业上下游的链条还在延伸。“我们以工业化思维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延链强链,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胥英豪说。

尝试不止于此。11月29日,巴中市推动现代农业(生猪)全产业链发展主题沙龙在恩阳区举行。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当前,全省年出栏量30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市有11个,巴中占据一席,去年全市生猪出栏达351.6万头。

优势资源也吸引投资目光。在恩阳食品工业园,年产45万吨饲料的巴中五仓宝盈农牧有限公司落地投产,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等相关企业也纷至沓来,生猪产业基本实现全链闭环。

“当前,巴中正按照‘产业规模化、产地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发展思路,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纵深发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1月21日,在通江县金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一批风电机组设备接受完最后的检查,分别搭乘3辆运输车从园区内驶出,奔赴重庆风场项目地。记者了解到,此次交付的风电机组主要由机舱、传动链、轮毂三部分组成,总重115吨、高5米、宽4.7米,是运达股份通江新能源产业园运出的首批风电机组。

“我们今年还将交付风机17台(套),产值约1.7亿元。”运达股份通江新能源产业园负责人黄琢说,公司明年已经取得200台(套)订单,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

今年6月,巴中市首次提出“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的发展思路,通江县依托自身的风能资源,围绕“新能源+制造业”的策略,实现了“风电开发+风电装配产业园”的合作模式。

而在平昌县,通过聚焦“打造先进材料百亿级产业”发展定位,在电芯生产领域积极招引上下游、左右岸先进材料企业,全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12月2日,一支电瓶车队伍从平昌县东城物流园出发,向着县城方向驶去,引来市民围观。这些电瓶车以及电池,均为“平昌造”,将在县城陆续投放1000辆。

“我们生产的共享电瓶车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使用的锂电池采用了防火、防水、防爆等关键防护技术,满电状态下续航能力达七十至八十公里。”四川省大美鑫光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厂长刘俊麟介绍,未来将加快锂电池研发生产,争取让更多“平昌造”产品走向市场。

当前,全市各县区正以小切口破题、向纵深处发力,以改革的实招推动“四区三地”建设落地落实。“要从优化管理运行模式、完善产业发展布局、集成支持科创中心发展、统筹保障要素资源4个方面,助力建设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主引擎。”巴中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大梁说。

文旅融合 深化文旅示范区改革

近日,光雾山迎来了今年冬天的首场降雪,也标志着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正式落下帷幕。

回首今年红叶节,市场化办节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今年,巴中取消线下大型集中开幕式活动,通过策划分众化、小型化、深入化的系列活动,通过焕新升级光雾山夜游项目,推出低空游览光雾山、红叶科考行动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怎样的效果?一组数据可窥见一二——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期间,巴中市共接待游客927.15万人次,同比增长51.56%;全市旅游消费总额78.49亿元,同比增长56.07%;光雾山片区累计接待游客78.42万人次,同比增长33.41%,实现海外游客组团“零的突破”和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游客组团全覆盖。

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要创新,更要保护传承。10月25日上午,经过2个多月的整体提升打造,位于巴州区的北龛石窟正式对外开放,这也成为继南龛石窟后,巴中市又一向公众开放的石窟寺。记者了解到,北龛石窟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凿于隋,兴盛于唐,现存造像34龛、348尊,雕刻精细、线条柔和、玲珑多彩,是巴中石窟和“一城四龛”重要组成部分。

巴中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守牢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底线,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数月来,该市不仅召开了巴中石窟(南龛)综合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专家咨询会,听取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院所的11名专家学者的意见,还制定了《“四龛护城”保护再利用专项研究》、“文物+文旅”文博文创产业链工作方案,开发“四龛护城”文创产品,开办“四龛护城”石窟艺术展等。

“要通过改革,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张大梁介绍,巴中将从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深化文旅示范区改革3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具有巴中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