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君 林芷巴中频道 白川东 任星旗
“大家视我为单位的‘榜样’,然而,我深知这个赞誉于我而言受之有愧,我觉得真正的榜样是张尧。”近日,在通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支部的红心学习室内,一位满头银发却精神饱满的老人,佩戴着鲜红的党徽和“光荣在党50年”勋章,正挺直腰板,坐在讲台前,为在岗党员干部们讲述他心目中的榜样——张尧。
这位讲述“榜样故事”的老人就是通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退休老党员唐家富。此次受邀回到单位,就是为了让大家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
张尧1975年退伍转业回到故乡入职通江县糖酒公司,到1984年受命拓荒组建通江县烟草公司,再到2004年光荣退休,历任十多个岗位。工作期间,他始终任劳任怨、克己奉公,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赢得了同事们的敬仰。
一声号令,冲锋在前
“张尧是我心目中最合格的党员,他的言行影响了我的一生”,唐家富发自肺腑地感慨,当初条件艰苦,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成为一名南下干部,不远千里从家乡山西来到彼时还是贫困县的通江,担任通江县糖酒公司党支部书记。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张尧能够主动放弃优越的条件,舍小家、为大家,自愿申请到最边远、最贫穷的小县城工作,这种精神,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唐家富顿了顿,郑重地说道。
“张尧刚到通江那阵子,听不太懂我们的方言。为了更好地和大家沟通,他白天就请会讲普通话的同事做翻译,晚上就向身边朋友问询各种方言词句的含义,‘加班加点’学方言的事情还被我们嘲笑了好长一阵时间。”回忆起从前,唐家富的脸上不由得浮起笑容。
一生勤勉,两袖清风
那会儿条件苦,大家的工资都很低。张尧那微薄的工资,不仅要养活自己,每月还要存下积蓄寄给留在山西老家独自带娃的妻子。儿子成年后来探过一次亲,希望作为糖酒公司党支部书记的父亲能帮自己在通江谋一份体面的工作。这在我们看来,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结果,张尧不仅拒绝了儿子的请求,还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唐家富学着张尧的口气说道:“我的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只能用于公事,给你找工作是私事,永远不可能!”
探亲结束后,张尧的儿子回到山西,靠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普通,但张尧却十分满意,他认为儿子懂事了,明白了自食其力的道理。
唐家富继续回忆道:“后来由于组织安排,张尧还先后到广元、达县的转运站工作过,不论在哪个地方、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他说这是对党的承诺和对初心的坚守,这一做就是四十多年。”
“再后来,张尧同志因病逝世。他的家人整理遗物时,只从宿舍里找出一个装着些不值钱东西的木箱子,还有两张吱吱呀呀的破板凳。你们能想象吗?这就是张尧同志的全部遗物”,唐家富的声音哽咽中透着一股坚定,一件事情做好一次,可能不难,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真是不易。一生勤勉、两袖清风,张尧用自己的一辈子做好了这一件事。
榜样精神,代代相传
短暂停顿过后,唐家富总结道:“张尧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最后,我想和各位年轻同志谈谈我的想法。我是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员,张尧是我的榜样;你们是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你们有你们的榜样。虽然时代不同,榜样在变,但榜样的精神是不变的,榜样带给我们的力量是不变的。榜样是一面镜子,时刻照着我们反思自己,是否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是否牢记党旗下的誓言,是否坚守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准则……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成为榜样,这条榜样之路,我走了一辈子,也希望你们在属于自己的榜样之路上找到方向、阔步前行,谢谢大家!”
党课最后,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党员唐家富站起身,提议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站在鲜红的党旗前,跟随着唐家富高擎起右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一声声铿锵的誓言在学习室内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