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你眼里的巴中,是什么模样?
或许,是雨夜里,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凄美孤寂;亦或许,是深秋时节光雾山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浪漫盛景;还可能,是烈日晴空下,盛唐第一彩雕——南龛石窟的流光溢彩。
千人千眼,究其共性,是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巴中。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有亚洲最长的“天然红地毯”——光雾山;有见证古蜀道千年沧桑的历史文化重镇——恩阳古镇;还有能触摸地球亿万年地质变迁的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从自然风光到人文历史,勾勒出这座蒸蒸日上的城市。即日起,四川日报巴中全媒体中心推出全新视频栏目——《发现巴中》。我们将深入一线,用手中的镜头、话筒、笔触,记录巴山蜀水间的动人故事、美景美食,带你发现一个全新的巴中。
敬请关注。
川观新闻记者殷鹏陈秋吉巴中观察施皓文马帼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千年前,一篇《蜀道难》书写了古蜀道的奇丽惊险。作为连接四川与外界的交通要道,古蜀道承载了巴蜀儿女出川的梦想。道路两旁,也被种下柏树,用于标记导航。
米仓古道皇柏林 施皓文 摄
柏树扎根,肆意生长,历经千年,众木成林。
在巴山深处,幽幽米仓古道旁,也有着这样一片古柏树林——南江皇柏林。
该片原始森林自南江县城西南九公里处镇江庙起,沿南江河西岸南下至两河口柏杨坪,林带长60余公里,核心区域面积达5800余亩,现有挂牌古柏2000余株,树干最大者胸径1.5米,最高树高50余米。
走进林区,一株株古柏树伟岸挺拔、枝繁叶茂,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条蛟龙游走于崇山峻岭之间。
这片平均年龄超千岁的古柏树林,在历经岁月沧桑后,有了各式各样的形态,而在当地村民想象力的发挥下,它们也有了更浪漫的名字。
或挺拔笔直如“哨兵”站岗守卫,或相互缠绕似“夫妻”如胶似漆,亦或相邻生长同“双胞胎”情同手足。
2000余株形态各异的古柏树,究竟从何而来?
皇柏林一景 施皓文 摄
据民间传言,南江皇柏林系刘邦沿米仓道进取西川时所植,故称“汉柏”。也有传言,南江皇柏林为三国名将张飞所植——张飞为了向诸葛亮禀报军政事务,呈送公文,当时战争频繁,道路崎岖,往往误事,为了便于往来,整治道路,植树标道,以后经历代补植而成。
古往今来,伫立在这片原始森林里的古柏树,更离不开历代以来的保护传承。
明清时期,每株古树都挂牌编号备案,由官府安排专人管护,到了民国,南江县县长龙德渊在皇柏林内二洞桥处石壁上书写《皇柏林管理办法》,内容大致为:每年清算大树株数,严禁砍树枝、剥树皮、挖树根。
1979年,更是成立了“南江县皇柏林管理所”,护林员们一直守护着这片森林至今。千年古树也在悉心保护下抽发新枝,焕发出勃勃生机。
初夏时节,踏入这片原始森林秘境,高耸入云的古柏排列整齐,整个林间幽静神秘,行走其间,心旷神怡。
更有“皇柏王”、“公母柏”等多样形态的古柏树等你前去探索,记得带上相机,这里拍照打卡超级出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