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纪”事⑩|南江:农村用水不愁,家里的水缸再也没空过......

2025-09-05 11:21:56来源:川观新闻编辑:殷鹏

巴中观察 马帼才 施皓文

9月3日中午,吃过午饭,南江县红光镇房岭村村民袁德荣抱着一摞碗筷,走进厨房,熟练地揭开灶台旁的水缸盖子,拿出瓜瓢一勺一勺开始取水,见状,老伴嘟囔着,“你不晓得直接放自来水哦。”

拧开袁德荣家的水龙头,一股自来水涓涓流出,那为啥还用水缸储水呢?原来,这个习惯来源于袁德荣多年来对缺水的“惶恐”。

据了解,房岭村因地势环境原因,一直以来吃水较为困难,2017年,房岭村实施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村400多户居民安装了自来水,但由于村上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维护设备,导致供水管网维护困难,“到我们村上的水管必须经过其他村的土地,常常被不小心挖断、或者损坏,导致村内无水可用。”房岭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袁中荣说。

自来水管里不出水,一家7口一起生活的袁德荣不得不踏上“找水之路”,“每隔两三天,我就要骑着三轮车、拉着几个水桶,到山泉水、山坪塘这些地方去找,遇到天旱,也有可能找不到水。”这才让袁德荣形成了常常要在水缸里蓄满水的习惯。

“但现在还是不同,以前找水,再转移到水缸,要用几个小时,现在只是打开水龙头,啥也不管,一会儿就装满了,我的水缸再也没空过。”袁德荣笑着说,三轮车已经在屋后“休息”了,用不上。

自来水怎么又有了?

原来,南江县红光镇纪委开展“有事找纪检”入户走访时发现,不少群众反映用水难,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象,镇纪委收集问题、分析情况汇总后第一时间上报,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研讨解决方案。

随后,南江县水利局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调研走访,收集群众、基层干部对改善供水管理的意见建议,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要求,在红光镇房岭村、柏山村、房岭村、公山镇石矿村推进县域统管试点。

“我们一方面是对村内的供水管道全面摸排,梳理出影响供水的问题清单,制定方案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并通过建立供水管护机制,安装智能计量水表及充值设备,张贴便民服务卡等方式,让村民直接和公司取得联系,接受公司24小时不打烊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南江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杨黎明说。

“我们门口就张贴的有供水管理人员的电话号码,管道、闸阀有问题了,打电话很快就来处理了,再也没有长时间停过水。”红光镇房岭村村民马力说。

截至目前,南江县水利局已在4个村完成了一体化建设,预计到今年底,还将完成23个村的一体化建设。据测算,试点村水损由试点前的60%大幅降低到10%,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项目实施过程中,南江县纪委监委运用联动监督、片区协作等机制,紧盯项目程序、管网设计、资金管理、质量进度等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跟进监督,保障村民早日用上放心水。下一步,南江县纪委监委将继续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水利部门监管责任、供水站运行管理责任,坚决查处农村供水工程重建轻管、供水不稳定、水费管理不规范等乱象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