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何平:振兴蜀乡 巴中有作为

2018-03-12 17:25:47来源:巴中日报编辑:高启龙

    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之后,乡村振兴战略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导,对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重要要求。

  承载总书记殷切嘱托,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怎么干?巴中作为农业大市,又有哪些创新和作为?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市长何平接受四川卫视《议政2018》专访,为振兴蜀乡建言献策。

  生态新村建设

  让乡村美景绽放

  “现在的龙尾村,已经实现了从落后村到旅游村的‘华丽转身’。”何平介绍,龙尾村位于平昌县云台镇,一度严重缺水、靠天吃饭。用当地老乡的话说,“一眼看得见,爬坡又上坎;走路要半天,累得人瘫痪;天干地冒烟,山洪断田坎”。

  近几年,巴中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龙尾村按照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的思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住居条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村先后建成村组柏油道路5.4公里、巴山新居92户,建成“十里樱花长廊”“百亩四季花海”等精品旅游景点20余处。

  龙尾村新村建设成效明显,2017年入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四川省级“四好村”。

  巴中建设幸福美丽新村,龙尾村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部署,我们以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以‘巴山新居’建设为基础,以‘四好村’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截至2017年底,累计建成省级‘四好村’207个,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蓝图变成了现实。”何平说,以后在巴中,像龙尾村这样的幸福美丽新村将遍地开花、越来越多。

  产业融合发展

  让农业筋骨强健

  省委提出,到2050年,四川将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如何将农业做大做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从农业类别上来讲,巴中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出了‘四大农业产业行动计划’,重点发展茶叶、核桃、巴药和生态养殖产业。从发展路径上来讲,主要是实施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何平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江县鹰歌葡萄庄园已经闯出一条路。

  据了解,鹰歌葡萄庄园地处通江县民胜镇鹦鸽嘴村,是按照生态种植、自酿葡萄酒、体验式采摘、餐饮住宿等于一体打造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自2016年8月正式投产以来,目前累计销售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年产能可达1400吨。

  “该酒庄流转一千多亩土地成立合作社,村民入股成为股东。老百姓在庄园务工成为农业工人,这是第一产业——种植葡萄。”对于鹰歌葡萄庄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何平娓娓道来:庄园种植葡萄,引进欧洲技术就地建设加工厂,这就成了第二产业——生产葡萄酒。随后,村里陆续建设了民俗、休闲体验中心,这就成就了第三产业——休闲旅游。

  何平介绍,酒庄现在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在巴中,一瓶葡萄酒串联一、二、三产业,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强化基础设施让乡亲持续致富  振兴乡村不仅要在种植上做文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对此,何平有着深刻的体会:一条条村道打通了农民致富路,这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的乡村振兴必由之路。

  何平介绍,巴中以前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长时间处于较为滞后的状况。近几年,巴中在农村实施了道路交通大会战,2016年实现了通村路100%通畅、全覆盖,2017年新建了通村、通组道路1254公里。“同时,我们还注重把道路向产业园区延伸,这样对于做大物流半径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发展,当前必须破解基础设施不足、农村空心化和要素资源不活等现实问题。其中,基础设施问题我认为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何平说,行路、住房、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滞后,既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也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今后几年,巴中将结合全市第三轮交通大会战、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智慧巴中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厕所革命’等,加快实施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群众荷包鼓起来提供创造便利的条件。”(记者 李云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