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四川新一轮农村改革探索综述:敲响前进的铿锵鼓点

http://www.scol.com.cn  (2017-07-12 14:48:2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高启龙  

 ——四川新一轮农村改革探索综述

  本报记者 李淼

  炎夏,沿着成青快速路前行,刚过温江,路边一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的巨幅标牌引人注目。漂亮的小“别墅”映入眼帘,房前屋后花儿娇艳,果蔬油绿,溪流与田园环抱。

  这里是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冰”之地——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从带头为土地办“身份证”,到试点承包地“长久不变”、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再到自主开发集体建设用地,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引来游人如织,鹤鸣村村民靠永不止步的改革,过上了让城里人艳羡的好日子。

  像鹤鸣村村民一样,深耕农村沃土,川人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勇敢者再度加码提速,用改革敲响四川农村前进的铿锵鼓点。

  四川抉择: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高规格全面深入部署推动,用改革为农业大省金字招牌铸动力

  爱看新闻的广汉种粮大户黄明水感受到了改革的力度:1月,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在成都部署新任务;3月,全省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在彭山启幕;6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在广汉召开……

  从成都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彭山的全国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再到广汉的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时间的推进、地点的变换、部署的力度和推进的节奏,都凸显出四川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专注改革谋发展。在数百项改革中,又始终把新一轮农村改革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谋划推进,坚持把农业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思路清晰而笃定。

  时间回到2014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工作。我省如此高规格部署农村改革,在全国是第一个。全面提速、扩面、拓深,四川农村改革驶入历史新阶段。

  鼓点密集。2015年和2016年,我省先后4次分专题、分片区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推进会和培训会,对农村改革进行研究部署;省委召开的21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中,有17次安排部署农村改革工作;及时对接落实中央出台的涉农改革方案。截至目前,我省已出台43个专项方案和指导意见,成为落实改革的重要“力量”。

  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从理清改革脉络到搭建主体框架,新时期四川农村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

  四川路径:始终坚持主攻方向不动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面上推进与试点试验协调推进,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农村改革路子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四川农村改革方向笃定,蹄疾步稳。

  2014年3月,省委在全国率先鲜明提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农村改革主攻方向。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

  行走巴山蜀水,主攻方向始终是基层最热词。确权、流转、多种方式规模经营、培育新型主体、完善新型服务,一套组合拳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崇州市桤泉镇农民杨德英将一亩四分地加入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种田,自己当起老板,坐等分红,沾的就是农村改革主攻方向的光。正是始终坚持这一主线不动摇、力量不分散,四川农村改革得以行稳致远。

  6月9日,来自全国的数百名代表对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天香路社区通过“两股一改”,让社区“家底”增加到6200万元的成绩竖起拇指。温江在2007年启动的这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正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这正是我省农村改革的另一法宝: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顶层设计与基层群众的首创实践紧密结合,深化农村改革动力源源不断。

  看准了的全面推开,没有模式可循的试点探路。几年来,我省不仅承担了国家层面部署的土地制度改革、“两权”抵押等10项改革试点,更自加压力,安排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12项试点,去年又启动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出除中央明确必须授权试点项目外,所有改革项目均可先行先试。全省近2/3的县市区肩负改革任务,为面上积累经验,力度全国领先。

  始终将面上推进与试点试验紧密结合,护航全省农村改革稳步迈向深水区。

  发展现代农业用改革铸动力,脱贫攻坚中用改革补短板,在助农增收中用改革破难题……我省始终将农村改革与“三农”其它重点工作统筹融合推进,在改革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检验改革,确保农村改革不空转、接地气。

12下一页尾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