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四川新一轮农村改革探索综述:敲响前进的铿锵鼓点

http://www.scol.com.cn  (2017-07-12 14:48:2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高启龙  

四川突破:始终因地制宜狠抓任务落实,全面建立改革推进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多项改革迈步全国前列

  敢为天下先靠的是勇气,撸起袖子加油干考验的则是实干。

  从绘就蓝图到付诸实践,我省始终因地制宜抓落实,从实际出发制定改革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不搞“齐步走”。但台账一经建立,便落实“清单制+责任制”,将改革进行到底。

  我省及时建成全国第一套农村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改革成绩突出的优先推荐为“三农”工作先进县,工作不力的通报整改,成效差的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果断取消资格。

  围绕重大改革任务,聚焦重点环节,多点发力、齐头并进,改革捷报频传。

  3月3日,作为绵阳市安州区首批颁证户,松林村村民李道玉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郑重地将证书锁进柜子。吃下“定心丸”的还有数千万农民群众。去年底,我省提前全国一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总体进度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确实权、颁铁证,依托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经营权得以放活。年初,除三州外,全省耕地流转率已升至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遍地开花,尤其土地股份合作这一“离地不失地,离地不失权”模式显示出勃勃生机,全省已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400多家。土地权能不断拓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去年底已累计放贷7.6亿元。

  不久前,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扩容,广元市利州区、广汉市等5地入围。目前,国省两级改革试点已覆盖所有市州。5年左右时间,我省将基本完成这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

  “谁来种田”的问号不断拉直。乐山市首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主刘海兵靠3000亩“海滨农场”,一年换来60多万元纯收入;眉山市彭山区成立家庭农场联盟,抱团取暖。仅3年多,全省家庭农场增至3.4万个,农民合作社达7.4万个,龙头企业逾1万家,供销合作社基层社乡镇覆盖率提高至6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占比达50%以上。

  建成覆盖全省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达100%,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全面启动“四好村”创建,新型乡村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向着农业强省跨越目标,四川农村敲响前进的铿锵鼓点。

  原标题:敲响前进的铿锵鼓点

首页上一页12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