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进行分析评估,不适应的坚决调整;为每个贫困县选配一名扶贫专职副书记;11501个贫困村全部配备“第一书记”……围绕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四川对脱贫攻坚干部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去年4月,四川出台《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干部实施细则》,旨在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能者上、庸者下,补齐配强脱贫攻坚领导班子
新年伊始,随着四川各地两会相继召开,各市领导班子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巴中市南江县县委书记刘凯当选巴中市副市长;南充市南部县委书记张根生当选南充市副市长……被提拔的领导干部均来自贫困县,但在提拔后又均继续兼任县委书记一职。
变化源自四川省委去年5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对表现特别优秀、实绩特别突出的贫困地区县乡党政正职,可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但仍要继续兼任现职,并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工作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发现、识别和使用干部,把最优干部资源向重点领域集中。不仅提拔18名实绩突出的贫困县县委书记并兼任现职,同时制定《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干部实施细则》等文件,及时调整56名不适应脱贫攻坚任务的干部,其中贫困县党政正职26名,形成了脱贫攻坚“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
走进南江县高塔乡高家河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工人们正加紧施工,村民们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映入眼帘。“政策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村民梁廷和搬进新居后对未来充满期待,全县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思路为搬迁村民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计划,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逐步走出“挪穷窝、拔穷根”的路子。
当记者来到广元市朝天区马家坝乡七一村“润东园”农家乐时,场面同样喜庆:热闹的院坝坐满了食客,采摘水果、购买土特产的游人络绎不绝。目前,朝天区发展旅游产业助农脱贫成效斐然,已有3400余户农民以土地、房屋、山林入股或出租的方式参与发展旅游经济,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南江县和朝天区脱贫攻坚有实效,而且走出的路子有典型意义,‘一把手’受重用在情理之中。”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研究所所长伏绍宏认为,南江县、朝天区等贫困地区的县(区)委书记被提拔成为市领导,将激励更多的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敢担当、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