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选人用人有了“试金石”(深度关注)——
四川在扶贫攻坚中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机制
 

http://www.scol.com.cn  (2017-03-28 09:39:51)  来源:人民网  
编辑:高启龙  

严考核、重实效,对不为之风“斗真碰硬”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评价其成效?四川制定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办法,抽调2500余名干部组成88个工作组,分赴各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抽查,同时遴选省社科院、四川大学等7家单位对全省5个贫困县摘帽、2350个贫困村退出、105.02万人口脱贫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估。

  严格奖惩,区别对待。根据规定,四川对脱贫攻坚先进县由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予以通报表扬,相关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扶贫工作党政副职当年年度考核为优秀档次,并以此作为干部使用重要依据;对于综合评价排名后10%的县严肃通报,并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对于被通报约谈后仍不及时整改的,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出组织处理,对分管扶贫工作党政副职进行组织调整。

  “以前是紧迫感不足,压力感不足。”一位因排名靠后而被约谈的贫困县领导表示,省里对扶贫攻坚的考核“斗真碰硬”,干部如果不适应脱贫攻坚任务就将面临前途危机,这促使大家不得不正视脱贫工作,勇于挑起担子。2015年以来,四川已对1750个班子不齐、书记不强、力量不足的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进行了集中调整,撤换不胜任不称职书记274名,补充配齐缺员村班子1250个。

  脱贫攻坚“硬骨头”不好啃,相关体制机制创新需要魄力和勇气。为此,四川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若干意见》,对脱贫攻坚中的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进行区分,对先行先试出现的错误、上级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失误、推动脱贫攻坚的无意过失等行为,经过组织认定,可作免责处理,在干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选拔任用考核中不作负面评价。

  在眉山市东坡区,所有行政村均开办“农民夜校”,通过因人施教、因需施教,采用田间课堂、专题培训、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讲解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内在动力;巴中市巴州区为破解扶贫投入难题,采取资金变基金、资金变资本、无偿变有偿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保障……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四川在脱贫攻坚中的典型经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