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贤才、聚精英,优化脱贫攻坚人才梯队
“脱贫攻坚一线是主战场,是大熔炉。”去年4月,广元市文广新局局长余飞宇被提名为旺苍县县长,他在履新后表示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对象“准不准”、措施“实不实”、帮扶“真不真”等问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仗。
好钢用在刀刃上。为让优秀干部走向扶贫攻坚一线,四川去年从省直、市直机关选派18名干部担任贫困县党政正职,优化脱贫攻坚人才梯队。
截至去年底,全省88个贫困县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8岁,大学以上学历占98.2%,贫困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职中,有乡镇党委书记任职经历或县级农口部门工作经历的接近七成。
广纳贤才,四川放眼全局,积极从中央有关部门“求贤”。去年,全省为贫困落后地区从中央金融机构争取到18名局级、25名处级干部挂职,同时选配15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市县挂职。
“在金融岗位工作多年,在这方面的一技之长一定能为贫困地区做点事。”交通银行干部苟和平挂职理塘县委副书记后不久,便促成理塘县与三家企业签订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两个企业项目投资总额将达16亿元。
“招才引智”为四川的扶贫工作带来奇效:来自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的12名博士在川挂职一年,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29条,被采纳166条;促成挂职单位、地区与派出单位签订项目技术合作协议28个,引进项目43个,达成意向投资51.7亿元。
留住扶贫攻坚的生力军,四川不遗余力。不仅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周转房建设,建立干部定期体检制度,并在贫困地区干部中每年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同时,四川去年共选拔3514名乡镇“三类人员”、1124名贫困村第一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规定贫困地区干部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增加5%,对到贫困地区任职、挂职和开展志愿服务的专业干部,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如今,全省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已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奔小康的新征程已经开启。